文評教父與總統都給予肯定的東德作家:烏立希.皮倫茲杜夫

烏立希.皮倫茲杜夫(Ulrich Plenzdorf)。

 

  德國作家馬丁.瓦爾澤Martin Walser2002年出版了一部名為《一位文學評論家之死》(Tod eines Kritikers)的小說作品,其中的文學評論家一角被認為就是指涉有「文評教父」之稱的馬塞爾.萊希.拉尼奇(Marcel Reich-Ranicki)。萊希.拉尼奇向來言詞犀利,批判起文學作品毫不留情,而當然,遭受過他毒舌批評的大牌作家不只有瓦爾澤,連在日後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的作品《鐵皮鼓》(Die Blechtrommel)都曾被其給過負面評價。

 

  許多作家的作品都反應了當代社會的現象,而有一位作家,他對於社會觀察的細膩程度甚至獲得了萊希.拉尼奇的肯定,並說到:「他對於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言語有靈敏的聽覺,而對於所有的蛛絲馬跡有靈敏的嗅覺。」這般敏銳的觀察力甚至連德國前總統霍斯特.科勒(Horst Köhler)都忍不住讚嘆:「他細膩的觀察以及對語言的敏感使他能夠體會人們的感受,尤其是青少年的感受,並將其真切地呈現出來。」這位獲得高度評價的作家創作形式多元,橫跨電影、舞台劇、廣播劇、小說與散文,他是烏立希.皮倫茲杜夫(Ulrich Plenzdorf)。

 

年輕時的烏立希.皮倫茲杜夫。

 

  皮倫茲杜夫的創作生涯始於於東德的1960年代,也就是柏林圍牆剛築起的年代。他當時堅持創作內容要忠於社會現實(且往往帶有批判意味),而這與當時東德政府要作家「描述社會光明面」的要求有所抵觸,以至於其作品經常在審查過程中遭攔。然而,皮倫茲杜夫不僅沒有因遭受出版阻礙而轉型成為「官方作家」,更於1972年透過改編自其舞台劇作品的小說《新少年維特的煩惱:少年W死亡紀事》(Die neuen Leiden des jungen W.)達到生涯巔峰。

 

  《新少年維特的煩惱》敘述了一名不想被當作典範看待的資優生為了追求自我而逃學與翹家的故事。這部經典作品隨後被翻譯成了多國語言出版,而皮倫茲杜夫亦因此聲名大噪,但他的創作腳步卻沒有因此慢了下來。他於1973年,也就是《新少年維特的煩惱》出版後的一年,發表了電影作品《保羅與寶拉的傳奇》(Die Legende von Paul und Paula),為東德電影再創經典。依據德國電影網站「moviepilot」的排行顯示,東德國有電影公司(DEFA)歷年來最重要的電影中,《保羅與寶拉的傳奇》與皮倫茲杜夫於1965年創作的另一部電影作品《卡拉》(Karla)便分別佔據了第一名與第三名。

 

《保羅與寶拉的傳奇》劇照。

 

  《保羅與寶拉的傳奇》被視為是東德最具代表性的電影作品之一,而其於當時實在太受歡迎,使得皮倫茲杜夫於1979年又以小說形式發表了續集故事《無盡的幸福傳奇》(Legende vom Glück ohne Ende)。兩故事以保羅與寶拉作為主角,並以寶拉在生產過程中死亡作區隔,接著於後者敘述保羅在日後對於寶拉念念不忘的生活。

 

  雖然皮倫茲杜夫於東德文壇與影壇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他所處的東德時期畢竟是德國文學史中較受忽略的一段時期,所以對他個人與其作品的討論及研究相較於其他知名作家都要少得多。所幸文學是不朽的,歷史終究會為其找到定位。

 

你可能會喜歡

《郵局》之前的查理‧布考斯基

戰後德國的首部電影:《兇手就在我們之中》

那是他們的第一次:Boomer世代的烙印

戰犯與詭異蝴蝶:《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