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讀過的東西一轉眼就忘記了?

我們對閱讀的記憶往往不是文字本身,更多時候是關於體驗。

 

  我們對閱讀的記憶往往不是文字本身,更多時候是關於體驗。正如《紐約時報書評》編輯潘蜜拉‧保羅(Pamela Paul)所言:「我能記得自己在哪裡讀完哪本書、這本書的排版和封面長怎樣,以及在哪裡購買或是誰送我的。但是,我經常不會記得(也是最糟糕的一點)書的其他部分。」

 

  當然,有些人在讀完書或看完電影後還是清楚記得情節。不過對多數人而言,消費文化帶來的體驗就像在浴缸泡澡,當下沉浸在故事之中,但泡完澡後記憶也像水一樣緩緩流走。浴缸可能會留下幾滴水,但其餘的早已消失無蹤。

 

  加拿大阿薩巴斯卡大學(Athabasca University)心理學助理教授法莉亞‧薩娜(Faria Sana)指出:「從本質上說,記憶就像是瓶頸非常具局限性。」

 

  確實,我們在接收資訊後的24小時內的「遺忘曲線」(Forgetting curve)最為陡峭。儘管遺忘的程度因人而異,但除非反覆複習不然大部分的資訊都會在一天內急遽消失,並在往後幾天忘掉更多,真正只吸收到其中的一小部分。

 

記憶就像是浴缸中的水,不停的溢出去。

 

  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研究員傑瑞德•霍瓦特(Jared Horvath)認為,現代人掌握資訊和娛樂方式已經轉變了既有的記憶模式,而這種記憶模式無法幫助人們記得半年前看過的電影情節。身處在網路時代,「回想記憶」(recall memory,大腦自發性喚起資訊的能力)變得不是特別必要,雖然它仍會用在某些瑣事或待辦事項上,但霍瓦特認為整體來說「再認記憶」(recognition memory)更為重要,因為「只要知道資訊從哪裡找,就不必真的靠大腦回想」。

 

  研究表明,網路已經成為一種外化記憶:「當人們預知如何獲得資訊時,他們對資訊本身的回憶程度就會降低。」而在網路出現以前,娛樂產品也相當於另一種外化記憶:查找資料讓我們不需記住某本書的某句話,錄影帶讓我們輕易地觀看電影或電視節目。現在透過串流媒體和維基百科,大幅降低人們必須牢記文化的必要,也降低遺忘事物的影響程度。

 

  談到外化記憶對人類的「危害」,就不得不提到柏拉圖。在柏拉圖所寫的蘇格拉底與斐德羅的對話錄裡,蘇格拉底講到古埃及神圖特(Theuth)發現「文字用途」的故事。埃及法老塔姆斯(Thamus)對圖特說:「你的發現將會在學習者的靈魂中創造出『遺忘』,因為他們不再使用記憶;他們會相信外在的文字,而不是靠自己去記憶。」

 

  霍瓦特說:「在對話錄裡,蘇格拉底厭惡寫作,因為他認為寫作會扼殺記憶。他說的並沒有錯,寫作當然會扼殺記憶。但也因為寫作,人類取得許多難以置信的成就。我絕不會因為想擁有更厲害的回想記憶而把寫作拋棄,網路也提出相似的交易:你可以搜尋或消費想獲取的資訊和娛樂,但代價是你不會記住大部分的內容。」

 

「這並不是真正的學習,而是一種短暫的體驗,讓你覺得自己好像學到了一些東西。」

 

  的確,人們將所有東西都塞進大腦裡,經常超出了大腦的承受能力。去年,霍瓦特和同事的研究發現,瘋狂追影集的人比每週只看一集的人更快忘記劇情。雖然狂熱劇迷剛看完的測驗分數最高,但140天後得分會低於每週看一集的觀眾。這項研究還提到,與每週看一次的人相比,每天追劇的人更難真正享受影集。

 

  人們對閱讀文字也同樣著迷。根據2009年的統計,美國人平均每天會「看到」十萬個單字,但他們不一定是真的「閱讀」了它們。《晨間新聞》(Morning News)編輯妮基塔‧巴克沙尼(Nikkitha Bakshani)在〈過度閱讀障礙〉(Binge-Reading Disorder)一文分析了統計數字的含義,她寫道:「閱讀是個微妙的詞,而最常見的閱讀方式就像消費一樣:我們之所以閱讀,尤其是在網路上瀏覽,僅是為了獲取資訊。除非我們『堅持不懈』,否則這些東西並不會成為『知識』。」或者像霍瓦特所說:「這並不是真正的學習,而是一種短暫的體驗,讓你覺得自己好像學到了一些東西。」

 

  霍瓦特的「追劇研究」給出的啟示是:如果你想記住所見所聞,就必須隔段時間再閱讀或觀看。霍瓦特表明,當回憶越多次,記憶才會越牢固。如果你在飛機上一口氣讀完一本書,這個故事只會短暫保留在工作記憶裡,而你也從來沒有真正從中獲得知識。

 

不是所有的記憶永遠憑空消失,有些記憶只是潛伏在記憶深處,直到某天出現適當的線索才會想起。

 

  薩娜則提到,當我們閱讀時通常會產生一種虛假的「流暢感」。資訊源源不斷地流進大腦中理解,這些資訊看似順利地儲存在記憶裡,分類放進大腦的書架。但實際上「如果你不集中精力或不採取有助於記憶的特定方法,這些記憶就不會持久」。就像我們在學習或工作時會依靠筆記記憶,但閒暇時間幾乎不會這樣做。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記憶永遠憑空消失,有些記憶可能只是潛伏在記憶深處,直到某天出現適當的線索才會想起。例如某個影集的前情提要,或者跟朋友聊天談論某本書。正如薩娜所說:「本質上,記憶即為所有的聯想。」

 

 

圖片出處:lunamom58@flickrFrank Lindecke@flickrDaniela Goulart@flickr

 

參考報導:Atlantic

 

你可能會喜歡

圖片太花小孩更笨?

藝術是欺騙:《如何解讀當代藝術》

畢業生致詞代表不是改變世界的那一群人

蜘蛛幫蛛網「調音」,跟調整吉他八七分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