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電影之後譴責或同情片中角色,這無疑是一種天真的觀影經驗,誤把虛構的人物當作活生生的人類;更何況,一部優秀的作品通常不存在單調的好人/壞人之分,往往會保留更多的反思空間──這種看法大多時候是合理的,卻剛好不適用於《家戰》這部傑作。儘管本片的鏡頭盡責地維持中立的態度,並不時提醒觀眾不要過度帶入情感,但我們還是難以抗拒地屈服於片中的高壓氛圍。攝影機的暴力牢牢抓住了觀眾,沒有留下思考的餘裕。在這個意義上,《家戰》幾乎可以說是一部「爽片」,帶來的是感官層面的刺激與打擊。
橫掃威尼斯影展的《家戰》其實有著相當簡單的劇情:父母親的婚姻即將決裂,而夾在中間的小兒子備受煎熬。儘管朱利安一心想要與母親米蘭生活,卻非得遵循法院的判決在周末回到父親安東的身邊。徘徊於雙親之間,朱利安落入了難堪的處境:父親固有的暴力傾向使朱利安提心吊膽,而對於母親安危的憂慮也帶給他不小的壓力。終於,在大姊的成年生日當天,朱利安的家庭迎來了最大的危機….
本片雖然沿用了家庭倫理劇的常見情節,卻能在敘事與拍攝手法上有所突破。例如,小兒子朱利安就不只是雙親拉扯之下的玩偶,尚且能夠靈活地周旋於父母之間。不妨以一場戲作為說明。在這場戲中,朱利安試著拜託父親調換照顧的周次,好讓自己在下個周末參加姊姊的生日派對。在朱利安的請求之下,固執的父親總算鬆口表示同意,但要求母親親自與他見面討論這件事。然而,朱利安心裡明白母親如何害怕見到父親,也就不打算擔任雙方的溝通橋樑。結果,朱利安一方面騙母親說「父親不同意調換周次」,另一方面騙父親說「母親不願意見面討論」,藉此成功阻撓了兩方的見面機會。而這場戲的微妙之處更在於:朱利安雖是一心為母親著想,但他的伎倆反而愈加造成父母之間的誤會,加速了日後衝突的爆發。這麼一來,朱利安就不單單是無辜的被動角色,而父母雙方的善惡之別也不再明確。
事實上,《家戰》更邀請觀眾加入審判的工作,針對本片的公案提出自己的觀點。為此,片中就時常出現中立的「旁觀者」角色──法官、鄰居、警察──藉以鼓勵觀眾與這些角色一同做出判斷。本片還不惜打斷鏡頭的綿延,屢屢跳脫緊張的局面,將鏡頭切換到相對冷靜的旁觀視角。總之,一如任何聰明的作品,《家戰》並未給定單方面的道德判斷,以便讓觀眾保有自主思考的能力。(附帶一提,本片字幕的中文翻譯似乎有些偏頗,時常把父親角色的台詞翻成粗俗的字眼;底下的英文字幕明明並非如此。)
不過,即便攝影機與觀眾再怎麼努力維持中立的觀點,視線卻還是頻頻遭受干擾。片中慣用的長鏡頭就足以作為範例。我們看到,本片是以一場裁定撫養權的法庭戲作為開場,並且利用綿延不斷的鏡頭加以紀錄父母雙方的論辯。這種長鏡頭的美學常見於寫實主義電影,用以表明攝影機的客觀態度(正如俗話所說的「一刀未剪」),也就相當符合「審判」主題所需的中立性。然而,《家戰》的手法又不同於(例如)侯孝賢之類的長鏡頭:侯導的長鏡頭是對於單一動作的耐心凝視,但《家戰》開頭的法庭戲卻在綿延的鏡頭裡不斷拋出台詞,而大量的資訊幾乎令人噎著。倘若一般的長鏡頭意在舒緩劇情的節奏,那麼《家戰》的長鏡頭反倒加強、累積了影像的能量──那持續用力的凝視彷彿就要撕裂睫狀肌。雖然有點主觀,不過我認為本片的長鏡頭不太能帶來反思的餘裕,反而始終令人坐立難安(就像你莫名被陌生人長久盯著的時候)。
在神經緊繃的觀影過程中,比較令我分心的是「姊姊」這個角色。只看一遍沒有很清楚,但朱利安的姊姊好像是父親的幫兇?在片頭的法庭戲中,法官就提到姊姊曾經被父親施暴過,之後卻聲明要放棄驗傷的結果;不知道是不是出於同情父親的緣故?另外,姊姊生日那場戲也相當耐人尋味。先是姊姊好像與父親暗中通訊,剛好就在父親擅自前來派對會場之前;派對結束後,姊姊又疑似在空無一人的會場留下鑰匙,才會導致父親後來闖入家門。至於生日派對這場戲的鏡頭彷彿也意有所指:攝影機屢屢拍攝姊姊的正面臉孔,正好類似於法官與警察的入鏡情形,也許是在暗示姊姊這個角色的中立性……只可惜父親的暴力實在太過搶眼,來不及注意畫面裡的其他線索,一轉眼電影就落幕了。
無論如何,若要對於片中劇情做出公允的判斷,只看一遍顯然是不夠的。就像一場完整的審判需要一審二審,《家戰》這部電影也值得一刷再刷,絕對是一部耐人尋味又激爽無比的傑作。
電影資訊
《家戰》(Jusqu'à la garde/Custody)-Xavier Legrand,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