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孫子哈利王子將在5月19日與美國女演員梅根‧馬克爾(Meghan Markle)舉行婚禮,屆時全球預計有數百萬人藉由電視轉播觀看。夢幻的皇家婚姻是讓人們暫時忘卻日常生活的考驗與磨難的童話故事,這次也不例外。哈利與梅根兩年前在共同朋友安排的相親中認識,根據官方說法他們是一見鍾情立刻墜入愛河。
皇室婚姻也是展現傳統的時刻,英國王室代表著連續與穩定的理想,反映堅實傳統紮根於現代的面貌,並使人們相信有些事物確實能長久不息。為了籌辦這場皇室婚姻,馬克爾也已經進行入籍英國公民的程序,並改信英國國教。
但是,在觀察這個極力維護的傳統之時,也值得留意那些被拋下的過去。儘管現在的皇家婚姻變成一種全國性的文化活動,但曾有一段時間,它也被自然地理解成國家利益與國際野心的展現。試想十六、十七世紀歐洲皇家婚姻的用途,當時國家屬於君主,而婚姻被視為擴張領土、鞏固政權和拉攏其他國家結盟的手段。從很久以前婚姻就一直是控制家族財富的好方法——而這些財富也曾經包括國家本身。
君主們通常很早就安排好婚事。例如1506年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與匈牙利和波希米亞國王烏拉斯洛二世的協議,這是一項極為複雜且風險巨大的皇室聯姻。根據協議內容,馬克西米利安的孫子斐迪南將與烏拉斯洛二世的女兒安娜結婚;而如果烏拉斯洛二世妻子腹中的嬰兒為男孩,斐迪南的妹妹瑪麗(剛出生沒多久)也會嫁給他。令人驚訝的是,這份協議的所有當事人(大部分不知情)都成功活過嬰兒時期——以當時低落的醫療和衛生條件,早夭的情況很難避免——因此聯姻也在1515年確立。
1516年烏拉斯洛二世逝世,十一歲的兒子拉約什二世繼承了匈牙利與波希米亞王位,但在1526年抵抗奧斯曼帝國入侵時戰敗溺死。由於沒有留下男性繼承人,遵照協議由姐夫斐迪南繼承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的領地和頭銜。哈布斯堡王朝因此大幅擴張了領土,奧地利、波希米亞和匈牙利也形成密不可分的同盟,這段同盟關係持續至一戰結束,奧地利帝國被共和國取代才瓦解。
正如世間的各種交易,皇室婚姻也能用很多方式精心安排來達成目的,但這種基於政治利益締結的婚姻並不總是成功。例如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與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結婚,是為了鞏固西班牙的國際地位,並推動和恢復天主教在英格蘭的勢力,藉瑪麗之手推翻前任英國國王愛德華六世(瑪麗同父異母的弟弟)生前提倡的新教改革。但這樁以政治利益為前提的婚姻,並不受英國國民普遍歡迎,儘管腓力二世如願得到英格蘭國王的頭銜,但國會禁止他做出任何未經妻子同意的決策。
此外,正如腓力二世在倫敦的特使所說:「這段婚姻沒有靈魂。」他們不僅對彼此沒有感情,連語言也不相同。瑪麗死後由於沒有子嗣,便由同父異母妹妹、支持新教改革的「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繼位,對於權力被婚姻淡化的情況她非常敏感,最後選擇終身未婚,沒有嫁給英國人或外國人。而腓力二世後來則派出西班牙無敵艦隊入侵英格蘭,希望奪取這片他認為自己有權管理的土地,戰爭最後在1604年不了了之。
到了十九世紀初,隨著現代國家興起和許多王朝覆滅,皇室婚姻不再具有擴張領土的意義。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對歐洲的影響改變了主權本質,主權不再是由世襲君主行使,而是居住在領土的人民或國家,君主只是名義上的象徵性代表。為了象徵這種轉變,舊有的外交慣例也隨之改變——所有國際條約將在國王或王子死後自動失效,各國必須與其繼位者重新談判;條約在各國之間重新締結繼續生效,直到被某一方正式廢棄為止。就像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在十八世紀晚期,將自己的身份形容為「這個國家的第一公僕」。但事實上,皇室婚姻仍局限在相對小的歐洲皇室家族圈內,這是因為大多數皇室認為王位繼承順序不應因接納地位較低的人而被稀釋。而平民政府決定將皇室婚姻作為國際外交的工具,這種策略有時也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長子(也叫喬治)在父親罹患精神疾病期間擔任攝政王,他的未婚妻是不倫瑞克-呂訥堡公國的公主卡洛琳。不倫瑞克是德國漢諾威的鄰國,英國王室擁有繼承權。然而,這對夫妻婚前從未見過面,而且在婚後便強烈地憎恨對方。當喬治在父親死後即位為喬治四世,他試圖讓國會通過《1820年痛苦和刑罰草案》,目的是解除他與卡洛琳的婚姻關係,以及禠奪其英國王后的頭銜。但這個做法不但引起民眾強烈反感,還激發人民對卡洛琳的同情心,最後國會不得不宣布撤回法案,而喬治四世則變成英國歷史上最不受歡迎的君主之一。
喬治四世的侄女維多利亞女王與德國薩克森-科堡-哥達的阿爾伯特親王的皇室婚姻,無疑是一段更成功的故事——它不是被安排的外交聯姻,而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個人選擇,兩人在婚前也有足夠的時間瞭解彼此。然而,阿爾伯特沒有成為國王——而是被封為「王夫」,目的是為避免有人認為這是一場帶有任何政治意義的婚姻。
1861年阿爾伯特親王逝世,這對夫婦共育有九個孩子,隨著時間推移他們為十九世紀歐洲出現的新國家,大量提供國王和王子尋找配偶的來源。在他們的42個孫輩中,包括希臘、挪威和羅馬尼亞國王,還有許多德國王子和大公爵。例如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和英國國王喬治五世是第一代親戚,他們皆為維多利亞女王的後裔。
隨著一戰爆發,皇室婚姻證明在更宏觀的國際關係上作用不大,英國、俄國與德國交惡成為仇敵,具血緣關係的皇室和貴族成員也不得不選邊站,屈服於各自政府的要求,例如放棄在敵國的頭銜等等。此外,嫁娶外國皇室也可能帶來極為嚴重的政治危機,例如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妻子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皇后(維多利亞女王的另一個孫子),她出生於德意志帝國的附庸黑森和萊茵大公國,這讓她不受俄國人民愛戴,還被指控與德國人勾結,連帶影響沙皇的聲望。當1917年二月革命爆發時,幾乎沒有人願意阻止沙皇被人民推翻。
一戰結束後,皇室婚姻實際上不再是國際外交的工具。但戰爭摧毀了歐洲許多帝國,不僅是德國、俄羅斯、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也包括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這些王國。出於政治因素,現存的皇室不會選擇被放逐或被廢黜的家族聯姻,但為了延續後代,歐洲皇室家族走出圈外尋找配偶的情況尚可接受,只是社會地位仍為皇室婚姻的關鍵。1936年,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堅持娶華里絲‧辛普森為妻,她不僅是平民、美國人,而且還離過兩次婚,英國君主是英國教會的最高領袖,並不允許離婚且配偶在世的人再婚。因此英國的政治機構介入最終迫使愛德華八世放棄王位,其弟隨後即位為喬治六世。
即使在政治考量已經逐漸消失的時代,現任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位期間也阻止與安排過幾次皇家婚姻。例如反對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嫁給英國皇家空軍上尉、平民身份且離過婚的彼得‧湯森。一直等到女王生了三個孩子後(代表瑪格麗特公主不再是王位的直系繼承人),她才被允許嫁給平民身份的攝影師安東尼‧阿姆斯壯‧瓊斯。雖說如此,瓊斯在婚後也被封為「斯諾登伯爵」提升為貴族,因此還能滿足王室對於配偶地位的要求。
英國女王的長子查爾斯王子與黛安娜王妃和卡蜜拉的糾葛,很大原因也是因為這些要求變得複雜。在過去幾年內,這種情況似乎有所改善,尤其是對新一代王室成員要求更寬鬆。在選擇配偶時,他們更能遵從個人意願,而不是基於政治考量或身份地位決定,很可能是為了讓他們建立更穩定和長久的婚姻關係。威廉王子雖然是英國王位的第二順位繼承人,但他與平民身份的凱瑟琳‧密道頓在大學結識時,並沒有遭到任何反對。他們的婚姻目前看起來很成功,也贏得了英國民眾的喜愛。
從前的王位繼承人,特別是那些等待數十年才即位的王儲是出了名的不負責任: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子等了六十年才即位為愛德華七世,他將時間花在賭博、喝酒和情婦身上;愛德華八世等待超過25年才繼承王位,也從來沒有學到責任感是什麼。如今,英國皇室似乎確立了王室所扮演的角色,將重心放在慈善公益領域,而與英國歷史上的其他王儲相比,查爾斯王子在這方面做得還不錯。
即將成為王室成員的梅根‧馬克爾將毫不費力地適應這些活動模式,她先前就從事過各式各樣的慈善活動,毫無疑問未來也可能以王室身份進行。她離過婚真有那麼重要嗎?並沒有。哈利王子是英國王位的第六順位繼承人,在他前面還有父親查爾斯,哥哥威廉和威廉的三個孩子,他不太可能成為英國教會的最高領袖。至於馬克爾是美國人或混血兒也不重要,因為今日的英國已是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社會,大概只有排外人士會為此爭論。這場即將到來的皇家婚姻,或許代表英國王室的改變,展現出更開放和包容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