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科學家相信他們知道家兔在何時何地被人類馴化,並經常引用一則「指兔為魚」的起源傳說:大約在西元600年左右,教宗格里高利一世下令昭告「幼兔並非肉類」,讓以往大齋期不能吃肉(只能吃魚)的信徒多了食用兔肉的選擇。法國僧侶很快發現這個好機會,並開始飼養兔子,從而使兔子被人類馴化。
但這則傳說只有一個問題:它是虛構的故事。根據一項關於兔子馴化的新研究指出,「指兔為魚」的邏輯不僅很怪,而且教宗的這道公告也不存在。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葛雷格‧拉爾森(Greger Larson)坦承自己過去也像其他科學家一樣引用這則故事,他說:「但一切都不是真的,整個故事非常不可靠且不切實際。」
研究者之一的牛津大學考古學家埃文‧爾文-皮斯(Evan Irving-Pease)翻閱歷史文獻後指出:「教宗格里高利一世從沒有提到任何關於兔子或者把幼兔視為魚類的事情,也沒有證據顯示兔子曾經被當作『魚類』。」
這個傳說基本上是一則以訛傳訛的謠言。問題始於1936年,當時德國遺傳學家漢斯‧納奇茨海姆(Hans Nachtsheim)正在撰寫一篇有關動物馴化的文章,引用了「都爾的聖格里高利」(Saint Gregory of Tours)(並非教宗格里高利,完全是不同的人)的話,提到大齋期人們開始流行食用幼兔的事情。
但是,都爾的聖格里高利其實只描述了某個人在大齋期吃了幼兔肉,並在不久後因病逝世,而且他甚至可能不是基督徒。儘管如此,1963年另一名作家費德里克‧祖納(Frederick E. Zeuner)又在另一本關於馴化的書中雪上加霜,添加了「兔肉不被認為是肉類」的錯誤說法。
爾文-皮斯說:「從那時開始,這則故事便擁有了生命,因為每當人們重新提起,它又會增加更多的細節。最後,剛從母兔子宮出生的幼兔變成了魚類,都爾的聖格里高利變成了教宗格里高利,然後他的手稿則成為教宗的詔書。」
更重要的是,DNA證據無法表明兔子是在那段時期被人類馴化。研究人員指出,兔子的馴化並非單一事件形成,而是沒有明確起始的一段過程。出於類似的原因,科學家也同樣難以確定其他動物在何時及何地被人類首次馴化。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遺傳學家雷夫‧安德森(Leif Andersson)同意研究結論,遺傳資料確實很難說明兔子的馴化發生在西元600年左右,但他提到:「我們也不能排除兔子在那段時期被人類馴化的可能性。」安德森認為,當時人們對馴化動物的方法已經很熟悉,雖然這則傳說不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但法國南部的僧侶或農民很可能因為對兔肉有興趣而開始飼養兔子,最終成為培育兔肉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