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不上是人》:為什麼我們能夠心安理得貶低、奴役、殘殺其他人

「非人化是一種思維模式,『解除』我們對殘害同類的『道德禁忌』。」圖為電視劇《真實人類》劇照。

 

  哲學家大衛‧利文斯通‧史密斯(David Livingstone Smith)在著作《稱不上是人》(Less Than Human)中探討從古至今人們為何能理所當然不斷貶低、奴役和殘殺他人的心態,他寫道:「非人化(dehumanization)是一種思維模式,『解除』我們對殘害同類的『道德禁忌』。藉由法律和習俗包裝,這種心理過程導致了奴隸制、種族滅絕和數不清的殘酷行徑。」

 

  正如心理學家赫伯特‧凱爾曼(Herbert C. Kelman)所說:「殺害同類的禁忌行為通常會遭到強烈反感,因此若要有系統地計劃進行屠殺,必須剝奪受害者作為人的地位。」就像納粹使用「轉移」和「淘汰」等委婉的官腔用詞,來美化不同形式的謀殺。

 

等待審問的越戰戰俘。

 

  史密斯試圖以哲學解釋這道神秘、歷史悠久的道德與認知問題。他引用近4000年前統治埃及的法老阿蒙涅姆赫特一世(Amenemhet)對征服的描述:「我制服了獅子,抓住了鱷魚……我讓亞洲人像狗一樣行走。」此外,從古希臘到十九世紀的奴隸主也將人類資產視為牲畜。喬治‧華盛頓在一封信中寫道:「狼和印度人都是『野獸』,只是形狀各異。」十七世紀傳教士摩根‧戈德溫(Morgan Godwyn)觀察到奴隸主認為黑人「儘管在生理上為男性且具備類似於男性氣息的東西,但他們並非完全的男人,而是沒有靈魂的生物,應被當成『野獸』予以相應待遇。」

 

  可怕的是,這種心態不受時空地域限制:納粹將猶太人比作細菌、老鼠和水蛭;史達林的殺手稱富庶農民為蛇和害蟲;盧安達種族滅絕期間,圖西族被視為蟑螂和老鼠;蘇丹武裝民兵金戈威德(Janjaweed)將屠殺的對象視為狗、驢和猴子。

 

  從諸多歷史記載中史密斯合理地提出:非人化深植於人性本質,而非文化使然。由於「我們的認知結構——人類心智的演化設計」,使人類與生俱備將生物分門別類的傾向,並用同等方式將其他人分為不同的族裔群體。「當納粹把猶太人比作低等人類時,他們並非隱喻猶太人像低等人類,而是真的如同字面上的意思認為他們不完全是人。」史密斯說。

 

  史密斯表明,長久以來人類將宇宙想像成不同價值的層級:神在金字塔頂端,最底層為蠕蟲和植物,而人類則作為「高等動物」位居其他動物之上。雖然這種價值觀「毫無科學意義」,但出於某些原因人類一直以這種方式來想像宇宙,並且將非人類的生物貶低至更低層級。

 

人類能夠心安理得殘殺和奴役其他人的心態,是因為不認為對方真的算是「人」。

 

  更糟糕的是,這種現象直到今日仍無可避免。若把最常受到歧視的人類群體(如猶太人、黑人、阿拉伯人、同性戀者和女性等)連同「害蟲」、「蟑螂」或「畜生」等關鍵字搜索,會發現搜尋結果多不勝數。這些言論雖被視為非主流言論,但即使是那些有頭有臉的公眾人物,也可能對恐怖分子、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難民或等候遣返的無證移民說出「禽獸」等難聽字眼形容。事實上,這類言論不僅只出現在白人至上主義者的演講裡,也可能從任何人嘴裡說出。

 

  早期心理學對非人化的研究主要將焦點放在納粹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但現代心理學家則談論了非人化的無所不在。墨爾本大學的尼克‧哈斯蘭(Nick Haslam)教授和愛丁堡大學的史蒂夫‧拉夫南(Steve Loughnan)教授列舉了一些令人難受的例子:「憤怒的公眾稱性罪犯為禽獸,精神病患者被認為是自作孽的後果;窮人被嘲笑為骯髒的傻瓜,無家可歸的街友被當作透明障礙物,而媒體將失智症患者當作緩步移動的殭屍。」

 

  史密斯提到,因為我們覺得生物是由本質所界定,加上我們認為每種生物在世界上都有其定位,所以非人化的思維很容易在人的腦海產生,他寫道:「當我們把人類群體非人化時,我們將他們視為不完全的人類。」而我們若不看重他人的人性時,種族滅絕等殘酷的行為就會發生。

 

《稱不上是人》(Less Than Human)書封。

 

書籍資訊

書名:《Less Than Human: Why We Demean, Enslave, and Exterminate Others

作者:David Livingstone Smith

出版:St. Martin's Griffin

日期:2012

 

圖片出處

La-croixWikimedia

 

 

你可能會喜歡

阿道斯‧赫胥黎:既然都要死了,可以讓我來點LSD嗎?

人文學科的重要性:愛德華‧威爾森《人類存在的意義》

《觀看之道》五十年:撕裂藝術史男性窺淫的冰風暴

亞麗珊卓‧史騰:邪教與極權國家如何操作你的愛與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