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收入不平等已經是存在已久的問題,但是當男女畢業進入職場時,他們的薪資其實差距不大。而在不久後,因性別產生的薪資差距開始浮現,並在往後二十年顯著地拉大差距。是什麼事情造成了這種變化?
根據兩項新研究顯示,答案可以透過觀察兩性薪資差距最大時的「二十歲末期至三十歲中期」數據得出:幾乎所有大學畢業生的薪資差距都從26歲到33歲開始拉大,換句話說就是大部分女性生完孩子以後。而那些未婚沒有孩子的女性薪資,則非常接近其他同齡男性。
養兒育女不僅是傷害女性薪資的主要因素,而且當夫妻雙方皆為全職工作者時,家務分工依然不平等。研究的主要作者、衛斯理學院的經濟學家莎麗‧柯爾(Sari Kerr)說:「一個人專注於事業,另一個人就得負擔家庭的大部分工作。」
對夫妻而言最合理的決定是讓賺較少的人負擔更多的家務和育兒工作,但種種因素讓女性從婚後就無法賺得更多,因此最後通常還是落到女性身上。「這加深了勞動市場的薪資差距,而女性被困在這種惡性循環之中。」她說。
但是,沒有孩子的已婚婦女薪資也比男性少。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可能放棄工作機會,例如隨丈夫的工作決定搬家或停留。她們也更可能為生孩子做準備選擇不太忙碌的工作,或是雇主心裡假定已婚女性未來可能會生孩子,而不願給予承擔更多責任的職位。
研究指出,確實有些婦女生孩子後會選擇較不忙碌的工作,不過大多數人並非如此。然而,雇主還是付給她們比較少的薪資,因為偏見使他們預設女性將因為家庭導致工作熱誠降低;而減少工作量的已婚女性,也沒有拿到應得的薪資。如果用時薪來計算,她們每小時的薪資仍少於其他男性。這對於那些需要大學學歷的工作來說更是如此,因為這些工作往往工時較長,上班時間也較沒有彈性。
為了實現兩性薪資平等的職場,社會科學家表示除了避免生小孩和步入婚姻以外,公共政策和企業也必須針對性別平等進行改革。例如公司不要過度看重員工能否長時間工作,以及政府提供托兒補助和適當地育嬰假。
柯爾的數據顯示,大學學歷的女性在25歲時的薪資為同齡男性的90%,而到了45歲時薪資僅剩下同齡男性的55%;對於沒有大學學歷的女性,最終差距只擴大到28%。
大學畢業生的薪資差距之所以較大,是由於他們的收入相對較高,而男性因為能應付高工時和不彈性的上班時間,最終佔據了主導地位。而大學學歷以下的性別薪資差距雖然一開始較大,但最終的差距幅度卻較小。部分原因是教育程度較低的男性隨著年齡增長,比年輕時少了更多高薪工作選擇機會。柯爾說:「這部分的性別薪資差距小,不是因為未受大學教育的女性做得更好,而是未受大學教育的男性表現得更差。」
經濟學家發現,綜觀整體薪資差距,有27%來自男性更可能跳槽到更高薪的公司。但是當已婚婦女離職後,她們就不太可能得到更好的薪水。過去的研究發現,多數女性離開現有工作經常不是有另一個工作等著她,可能是隨丈夫換工作搬家,或是回家養育孩子。但絕大部分的薪資差距(73%)還是源於女性比男性更難獲得加薪和升遷機會。
從25歲至45歲,受過大學教育的男性收入平均增長了77%,而同齡女性的收入成長只有31%;未受大學教育的男性雖然在出社會的前十年收入要比同齡女性增長得快,但到45歲時就會被同齡女性趕上。儘管她們最終追上了男性薪資,但一路上早已失去了更多應得的薪資(經年累月的薪水、加薪、升遷和退休金差距)。
麻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社會學教授米歇爾‧布德格(Michelle Budig)的新研究則指出,養育孩子對男性事業有益處,他們比沒有子女的其他男性更可能被雇用,雇主也更願意支付更高的工資給他們(生孩子後收入平均增加6%以上)。但對女性來說並非如此,每生一個孩子她們的薪資平均反而減少了4%。最終,生孩子變成一種「懲罰母親,獎勵父親」的詭異現象。
「從每種薪資差距的可能性來分析,女性都處於劣勢。無論是換工作還是堅守現有崗位,所獲得的報酬永遠比男性少。」柯爾說。
圖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