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孩很乖,都是水果刀帶壞他的:《教出殺人犯》

囚犯寫起獄中自傳,十之八九都是以「父母教我要當個好孩子」開始的。

 

  日本社會學家,也是監獄輔導者的岡本茂樹運用他多年的切身觀察,寫下一本:《教出殺人犯》。當然這次出版社也跟你玩了一下花招,原書名其實是「教成好孩子,變成犯罪者」(いい子に育てると犯罪者になります)。但中文譯名也很貼切,岡本茂樹提出一個讓人震撼的看法:囚犯寫起獄中自傳,十之八九都是以「我的家庭很正常」、「父母教我要當個好孩子」開始的。

 

  確實,沒有哪個父母會以「教小孩變壞」作為養育目標,儘管也許做得不好,但出發點總不是想要讓子女變成犯罪者。即便最後成為罪犯,這些子女也不太會主動認為「都是我父母的錯」。那究竟哪個環節出錯呢?是壞朋友?是毒品?是學校?可能都不是。

 

  其實一開始,「我的家庭很正常」就是句謊話,沒有什麼家庭百分之百正常,一定都有一些不圓滿的地方。軍人父親嚴管打罵的家庭正不正常?哥哥暴打弟弟的家庭正不正常?時時遭到討債的家庭正不正常?媽媽成天數落爸爸是失敗者的家庭正不正常?靠近點看,任何家庭一定都是不正常的。固然不能用家庭成員最後是否違法失德來回頭評價家庭是否正常,但已經因為重刑案入獄的囚犯,究竟家庭是否正常,也不能用他的自傳來判斷。

 

  岡本長年與囚犯近身接觸,發現犯罪者對於自己到底怎麼落到這個地步經常麻木而拒絕思考。然而如果傾聽他們童年到青春期的故事,總是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譬如,許多犯罪者其實都經歷過嚴格的家庭管教,被要求要乖巧,要合群,要服從,總之就是要當個好孩子。但管教孩子的人,除了要求孩子順服之外,卻沒有跟孩子進行什麼真正的溝通,更遑論傳達關愛。

 

  親子之間欠缺溝通交流,經常會被想像成是「量」的問題。譬如「單親母親工作到很晚,疏於管教」或「父母忙於小吃店的生意,疏於管教」這種刻版印象。但岡本指出,比起陪伴小孩的時間長短,陪伴的時候到底做了什麼才更重要。即使父母親有任何一方擔任全職家管,也不代表就能與子女進行真正的交流。

 

  這種交流應該是以尊重、聆聽作為前提,並且時時向子女確保傳遞出了明確的關愛之情。奇怪的是,父母似乎總以為他們有養子女就能代表他們愛子女,不需要再度重申。而受刑人在獄中也會寫出這樣的句子:「父母讓我衣食無憂,相當愛我。」但除了衣食無憂之外呢?

 

  叫小孩要乖,其實是基於管理方便,因為不乖會讓大人很麻煩。就像叫小孩完全不准說謊,也只是為了大人自以為是的自尊心,因為認為小孩只要一說謊,之後就會變成不可管理的禍患。但其實小孩很早就學會說謊,透過說謊來逃避懲罰、取得好處,越是嚴格管教的家庭,小孩越可能迫於壓力而說謊。真正應該做的,是問他為什麼說謊,再製造出一個他不需要說謊的環境。其他的錯誤也是這樣,真正的解方不在打罵說教,而是讓他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抵擋自己的脆弱,自己想要逞強的心理,自己毫無緣故暴怒的情緒,這些力量必須是愛,而不是紀律。

 

  我們應該不只一次聽說,為了管教頑皮孩子,父母送去讀軍校,結果反而變成真正的流氓、賭徒、毒癮者的悲慘故事。如果只要強加要求聽話就好,讀軍校不是最完美無缺的選項嗎?為什麼最後卻變成適得其反的後果?為什麼一個賣點是打造男子氣魄、正直、勇敢、負責的地方,會變成青少年沈淪的關鍵?

 

  這個問題留給讀者看書獲得解答,在這裡只想分享一個故事作結。一位女性友人曾這樣提起自己的前男友:

 

  「他是媽媽年輕時跟有婦之夫交往生下的私生子,戀情最後破滅,只剩一個小孩。媽媽是工廠女工,每天下班回家很晚,但都會親他,說『我好愛你。』『媽媽有你好幸福。』我聽他說這些,內心其實很憤怒,我是爸爸媽媽結婚生下來的,卻從來沒有人親著我的臉頰說『我好愛你』。他憑什麼?」

 

 

 

書籍資訊

書名:《教出殺人犯》 いいい子に育てると犯罪者になります

作者:岡本茂樹

出版:光現出版

日期:2017

[TAAZE] [博客來]

 

 

你可能會喜歡

盡力了,失敗了:殺人青少年母親的自白

媽媽,但我不像我的兄弟:柏林製造丹麥男孩Asbjørn

《DAU:娜塔莎》:人類行為實驗的再現

制服裙子長度管制:只是強化女性身體很危險的負面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