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耗資6500萬美元製作了《索命黃道帶》(Zodiac),劇情描述六O年代美國連續殺人犯「黃道帶殺手」犯下的著名懸案。不過在《索命黃道帶》上映的三十多年前,其實還有另一部描寫該案、耗資僅13000美元的電影《黃道帶殺手》(The Zodiac Killer)。1971年該片上映的不到一個月前,殺手又寄了兩封信給《舊金山紀事報》,再度引起社會恐慌。
這部迅速完成的「剝削電影」由連鎖披薩店老闆、製作人兼導演湯姆‧韓森(Tom Hanson)出資製作,上映期間也正是兇手最為猖狂的時期。但最瘋狂地是,韓森並非想用電影撈錢,而是希望藉由電影來抓到兇手,他們甚至還在戲院設置了重重陷阱。
韓森在後來的訪談中,解釋了選擇舊金山作為首映地點的原因:「當時電影準備在舊金山上映,那裡正好是黃道帶殺手最活躍的地區,半年期間大約每17天就會有報社收到兇手信件。我知道殺手仍在此地,甚至處心積慮計畫下一樁案件。這就是為何我選擇舊金山的原因,我認為他會帶著那噁心扭曲的思想來到戲院觀看描寫自己的電影,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戲院設置圈套。」
韓森設計的陷阱是一個頭獎為摩托車的填字抽獎遊戲,他希望用這種方式取得兇手的手寫樣本,並目擊或抓到可能的嫌疑犯。他繼續解釋整個過程說:「我說服川崎(Kawasaki)給我們一輛摩托車當作獎品,每個買票進場的觀眾都會拿到一張黃色抽獎卡,他們可以在上面填寫『我認為黃道帶殺手殺人是因為__』裡的空格。」
「我還在劇院大廳二樓打造了一個摩托車展示平台:摩托車在平台上方,前面設有投進抽獎卡的箱子,平台底下看起來無法容納任何東西,但其實裡面躲了一個人。因此,如果一張抽獎卡上面寫著可疑的字眼,平台底下的人就會按下按鈕提醒所有人警覺。我還找了另一個人躲在冰箱裡、一個人守在街道對面、一個人在戲院裡,還有一個人在辦公室,而我們隨時保持警覺心。」
韓森一夥人趁著金門戲院(Golden Gate)經理不在現場時設置陷阱,還把一個內部已經完全挖空的大冰箱拖進戲院,冰箱雖然有點狹窄但至少能透風,還可以容納一個人躲在裡面。戲院經理看見後自然不明白冰箱的用途,機靈的韓森則胡亂編造一個說法,成功掩蓋其真正的用意。陷阱的運作情況是像這樣:如果有一張可疑的卡片被丟進抽獎箱,平台底下的人收到就會立刻發出警告,而躲在冰箱裡的人則探頭出來看他的長相,其他人則隨時待命抓住他。
韓森說:「人們來戲院看電影,寫下抽獎卡想贏得免費的摩托車,然後我們就能看這些人是誰。當然抽獎卡也經常亂寫些廢話,例如「我認為黃道帶殺手殺人是因為『人們對他很壞』。接著在上映後的第五天或第六天的晚上,我不太記得確切日期,有一張抽獎卡丟進箱子裡,上面寫著:『我在這裡,黃道帶殺手敬上』。」
韓森在訪談表示,他認為黃道帶殺手很可能真的去看了電影,但在緊要關頭時刻他們卻搞砸了,並沒有人看見他的樣貌。原因是躲在冰箱的雷‧坎特雷爾(Ray Cantrell,也是這部電影的編劇之一)由於過度悶熱已經奄奄一息,根本來不及反應看是誰投下了抽獎卡。再加上當天戲院觀眾很多大約有五十個人左右,因此守在戲院的其他人也沒辦法確定是誰投入了那張抽獎卡。
至於電影《黃道帶殺手》本身雖然稱不上最好的剝削電影,但作為廉價成本的電影它確實吸引了觀眾目光,甚至還有一些奇怪到令人發笑的片段。然而,在那個人心惶惶的年代,或許沒有人會真正的笑出來。
電影資訊
《黃道帶殺手》(The Zodiac Killer)-Tom Hanson,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