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的膚色,別記得我的名字:《小丑的眼淚》

《小丑的眼淚》改編自首位登上法國舞台的黑人小丑演員拉斐爾‧帕迪拉(Rafael Padilla)的真實故事。

 

  電影的一開始是在一個破舊的馬戲團裡,裡面有侏儒、高個、過於肥胖的女人、一個總是飾演未開化食人族的黑人以及他的猩猩。裡面的成員如此「不正常」,以至於只要在破舊的馬戲棚中行走著就可以輕易取悅「正常」的觀眾們,而食人族,只要偶爾吼叫嚇人,就可以讓觀眾有如看到奇珍異獸般的開心。

 

  Footit是一個曾經紅過一時的小丑,漸漸地不受他人喜愛,卸下小丑妝都就像是個不苟言笑的斯文文人,他把戲很多,也會掌握表演節奏,然而他來到這個破舊的馬戲團卻輕易地被拒絕,因為他太過於「正常」不足以成為一個奇珍異獸。而Footit似乎也知道問題所在,所以他找了飾演食人族的黑人Chocolat一起組成一個黑白團體以彌補他自己在這個市場上的劣勢。

 

Chocolat和Footit的馬戲團組合發源於一個破舊狹小的馬戲團棚裡。 

  之後他們成功吸引到觀眾,但他們的戲碼千篇一律都是Chocolat被Footit拳打腳踢,他們從破爛的馬戲團棚起家,到後來被邀請至巴黎成為當紅的小丑組合,專門取悅有錢的白人們。但Chocolat總是飾演被欺侮的那個黑人小丑,台下盛裝打扮的人們也都只是出於優越感:喜歡看一個黑人被欺侮,然後依然嬉皮笑臉的樣子。即使Chocolat在巴黎的那幾年紅遍整個城市,仍然沒有觀眾知道他的真實姓名──一個作為人最根本的符號。

 

  而Chocolat很快遞賺進了大把鈔票,然而他的個性與沈穩的Footit個性鮮明對比,他個性嗜賭奉行即時行樂,一點錢財也留不住。就在一個轉折下,Chocolat因為沒有證件被關進監獄幾天,遇到了另一位海地的智者黑人。他開始意識到自己被壓迫的地位:他總是扮演被欺負的那個角色、收入是Footit的一半、海報上面的畫像他總是長得像一隻大猩猩......等等。出獄後他開始埋怨最終與Footit撕破臉,他希望可以進劇院演出莎士比亞的奧泰羅,成為一個真正的演員,而不是一個只能取悅他人並且被嘲笑的小丑。

 

Chocolat和Footit的關係充滿著矛盾。

 

  然而事實上他不是個藝術家,他只是個連馬戲團表演都不願意彩排、總是要他的夥伴Footit掌握節奏的小丑,他在奧泰羅的表演結束後被噓下台並被怒吼快滾回馬戲團。故事的結尾他因賭博賠了大筆的錢被毆打,最終窮困潦倒,回到破舊的馬戲棚中當清潔員然後死於疾病。

 

  如此的種族悲劇的電影,如果嘗試歸責那會是誰的責任?或許是只會對他拳打腳踢卻沒有新戲碼的Footit,也或許是不惦惦自己能力的Chocolat,更或許是總是有優勢群體把自己的優越感及娛樂壓迫在另一個群體不幸上的這個社會。

 

  這部電影是真實人生,反應了人心善惡的複雜之處,沒有絕對的好人以及絕對的壞人,即使是為了對方著想的心理也可能有更大部份是為了自己的幸福。在Chocolat臨死前,Footit紅了眼眶向他道歉說是因為他沒有能力提升他們的表演才害Chocolat淪落到如此的下場。他必定是知道自己的罪惡,雖然他真心希望Chocolat能夠有更好的生活,但卻將他們的表演建立在種族的壓迫上去取悅那些有錢的白人,並且理所當然地領有多一倍的薪水,所以才之後在Chocolat窮困潦倒的時候總是給予他金援。

 

 

  而這整部電影訴說了Chocolat的人生歷程,從大起到大落,但無論是哪個環節,都與那個時代下有色人種的處境息息相關:食人族包含當代對有色人種的不了解,有錢的觀眾喜歡看他被毆打也是出於一種優越的意識,還有只是給他Chocolat這個以膚色做為象徵的稱號卻不去記憶他的真實姓名。

 

  整個電影Chocolat台上台下都像是個小丑,不懂得規劃人生、只會即時行樂的性格也是招致他人生走向悲劇的原因之一。然而這可歸責於他嗎?或許他的個性不過就是在那個被壓迫的時代所擁有的保護色,就如同他第一次遇見女主角所說的:我是從底下爬起來的,所以也不會體會到掉落的滋味。

 

 

電影資訊

《小丑的眼淚》(Chocolat)─ Roschdy Zem,2016

你可能會喜歡

哈佛研究:被警察誤殺的黑人比例並沒有比較高

面紗是我的自由意志展現嗎?《女孩要革命》

單身公寓的都市傳說:波蘭斯基《房客》(1976)

如何製造流行偶像:《音樂重工》(The Song Machine,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