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銀行投資業成功?首先,不要有任何感覺

電影《美國殺人魔》描繪一名充滿魅力的華爾街優皮,由克里斯汀‧貝爾主演。 

 

  「你的工作是什麼?」通常是人們閒聊的第一個話題,因為對大多數人而言,自我認同與職業密不可分。尤其是一些需要高專業技術的職業,例如醫生、科學家或高層主管,當然包括投資銀行(簡稱投行)的從業人員。

 

  投資銀行為操作金融的專業,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則稱為證券公司。工作內容涵蓋重組併購、企業融資、證券發行、投資諮詢、經紀、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等一系列業務。美國華爾街傳統五大投資銀行為:雷曼兄弟、美林證券、貝爾斯登、高盛和摩根史坦利,而它們也是掀起2008年次貸危機的始作俑者之一。

 

  然而,根據倫敦瑪麗王后大學馬克辛‧羅伯森(Maxine Robertson)和瑞典隆德大學馬特‧阿爾文森(Mats Alvesson)發表在期刊《組織研究》(Organization Studies)的學術論文指出,只有一種高專業人士不會對自己的工作產生認同感,而且處心積慮將自我認同與工作清楚地區隔,那就是銀行投資專家。

 

  投資銀行家為了表現專業,包括完成業務不擇手段,因此選擇不顯露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情緒,並刻意地壓抑個人特質。羅伯森說:「對他們而言,沒有什麼事是重要的。他們基本上沒有自我,自我被撇開並擱置在旁。」由於這種態度十分獨特和極端,研究人員還為此發明新詞:鐵氟龍認同策略(teflonic identity maneuvering)。

 

羅伯森認為投資銀行家透過著裝來「融入組織」,而當他們這麼做的時候,便能將注意力轉移自身,從而規避認同問題。

 

  研究人員長期追蹤採訪英國幾名資深投資銀行家,深入研究職業履歷、工作挑戰和身份認同問題。論文中寫道:「儘管我們對每個研究對象反復進行大量訪談,但他們都明顯缺乏清晰或豐富的身分認同故事。而工作價值觀的意義、情感和個人投入,也很難在這些人的職業生涯中看見。」

 

  所以這種情況是錢的關係嗎?當然是。羅伯森提到,該領域的專業人士目標是為了賺大錢,這不意外也並非奇怪的事。但不同於其他領域的專業人士,他們不用錢傳達特殊地位,或是建立自己的個人特質,反倒是購置和其他同業相同款式且極為昂貴的套裝和配件。他認為投資銀行家透過著裝來「融入組織」,而當他們這麼做的時候,便能將注意力轉移自身,從而規避認同問題。

 

  即使是在辦公室外的採訪,羅伯森也表示與投資銀行家的交談是「難以置信的平淡無奇」。儘管他們可以流暢自如地表達自己的工作,但卻展現了一種「明顯缺乏情感」的情況。例如女性從業人員提到普遍的性別歧視和職場騷擾,而她們往往不表現出任何感受和情緒來應對;其他人則說誠實是「限制職業生涯的舉措」,並認為忠於公司「非常愚蠢」。論文中還有一段紀錄寫道:「約翰自在毫不掩飾地表示,他認為自己任職的銀行和銷售的產品都是『垃圾』。」

 

  羅伯森認為,這種情況很可能是高度專業化與幾乎沒有工作保障產生的特殊結合。他說:「常人無法像這樣不帶情感的生活,因此你只好開始將自我與工作分開。種種情況讓投資銀行家看起來很詭異,而且對整體環境並不健康。」

 

 

圖片出處

EmpireBusiness Insider

 

你可能會喜歡

圖片太花小孩更笨?

蘿拉‧巴斯:第一個以學術為職業的女性

歷史上最自戀的一代

最受歡迎也被誤解最嚴重的詩:〈The Road Not Ta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