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戰鬥,就用會被記得的方式:《我和我的冠軍女兒》(Dangal)

 

《我的冠軍女兒》改編自真人實事,本身就夠扣人心弦。

 

 

「孩子的爸,沒有女孩玩摔跤。我擔心以後全村的男生都不敢娶她們。」

「等我女兒擁有自己的運動事業,就不會是男人挑她們,而是她們挑男人。」

 

  在性別不平等、暴力與童婚依然盛行的印度,一部描述鄉下女孩怎麼成為世界級摔角選手的傳記電影,竟然能夠請到巨星阿米爾‧罕主演與監製,還刷新《三個傻瓜》的票房記錄,一躍成為賣座冠軍,並不是件尋常的事情。

 

  《我的冠軍女兒》改編自真人實事,本身就夠扣人心弦。瑪哈維亞(Mahavir Singh Phogat)是印度全國摔角冠軍,但無緣打進世界比賽,始終引以為憾。因為國家體育制度不夠健全,他離開體壇退居鄉間擔任文員,以業餘指導摔角為樂。原本期待能生個兒子繼承摔角夢,卻連生四個女兒。直到瑪哈維亞發現,長女吉塔和次女巴碧塔具有不輸男性的格鬥天賦,心中的摔角夢再度點燃。

 

退休運動員瑪哈維亞的處境,反映了國家體育政策的問題。

 

  沈默寡言的「虎爸」瑪哈維亞一角,從青年演到老年,帶出了這個角色的複雜性:作為來自哈里亞納邦小村莊的賈哈人,瑪哈維亞原本也重男輕女,認為只有兒子才能繼承父業而鬱鬱寡歡。發現女兒的體育天份後,一度感到遲疑,因為二十多年前印度社會從未見過女性摔角手,他不知道訓練女兒是否有意義?再加上鐵血教練與慈愛父親的身分難以共存,他陷入了與女兒關係的低潮之中。

 

  然而在培訓女兒的過程中,瑪哈維亞終究領悟了一個事實:「金牌就是金牌,不管是男生拿還是女生拿,都是一面金牌」。透過體育競技層次的思考,他反而理解了女兒的存在並不遜於兒子。他讓女兒免做家事、剪去長髮、早起晨訓,讓兩個小女孩痛恨他、畏懼他,看起來狂熱固執不近人情,卻讓女兒得以過上一種其他印度女性難以想像的人生──擁有專業、擁有榮譽、也因此擁有自由。

 

  而從兩個女兒的角度來看,一開始吉塔跟巴碧塔以為父親只是為了懲罰她們先前暴打鄰居兒子而折磨她們,想方設法的逃避練習。儘管擁有擅長摔角的基因,她們卻看不出自己的可能性,只想跟其他同齡女孩一樣玩樂。直到某次翹掉練習,參加親戚女兒的婚禮,小新娘淚眼汪汪,訴說未滿14歲就被嫁給不認識的人有多恐懼,以及認為自己不被父母真心喜愛,「你們爸爸可能很兇,可是至少他真心把你們當自己的孩子」。吉塔與巴碧塔才恍然大悟,原來打扮漂亮、做家事、最後糊里糊塗當上新娘,不是她們要的未來。也終於理解,爸爸或許很嚴苛,但是至少爸爸對女兒擁有對兒子一樣多的期許。

 

印度教信仰一開始也成為女性運動訓練的門檻之一,許多教徒選擇吃素。

 

  跟許多其他印度電影一樣,《我的冠軍女兒》儘管熱血、勵志、還有一點性別平權的意味,但卻更加著墨在家族親情的深刻羈絆,以及用非常直白的方式挑戰權威讓小人物大翻身。當父親終於成功排除經濟壓力與社會歧視,引導長女吉塔贏得全國金牌,觀眾可能都覺得事情就差不多了,然而真正的劇情高潮才要開始。面對國家體育學院的培訓,吉塔接觸了新的教練、新的體育技巧、新的生活模式,她似乎就像是突破大氣層的太空梭一樣,已經不需要爸爸這個火箭的幫助。

 

  但是父親「土法煉鋼」的技巧,真的不能運用在國際比賽上嗎?從這一刻開始,《我的冠軍女兒》從普通的家庭喜劇,真正變成了優秀的運動電影,深刻探討體育訓練的適應跟運動員心理的轉折。在此同時,也鋪陳女兒想要贏過父親、打破家中權威的心態,又是部探討個人獨立的成長電影。各種細微的衝突與轉折,讓吉塔與瑪哈維亞的角色更為立體。

 

已經走到了這裡,但哪裡會是終點?

 

  比起《三個傻瓜》,《我的冠軍女兒》不僅劇本更豐富、節奏更順暢,且充滿跌宕與層次,角色的刻劃讓人信服,運動比賽的場景極為精采緊湊。即使不懂摔角規則的觀眾,也能在電影進行中輕易掌握劇情,進而成功被牽動情緒。

 

  這是一部絕無冷場的商業巨作,兼具溫馨感人、體育熱血、性別平等三大主題,都發揮得恰到好處。雖然長度相當長,卻不會讓人覺得疲倦。有趣的是,父親瑪哈維亞一開始的預言已經實現了。現實生活中,吉塔已在2016年與同為國家級摔角選手的男友戀愛結婚,打破了媒妁婚姻的宿命。另外不只巴碧塔,吉塔的其他兩位妹妹跟兩位堂妹,全都取得了女子摔角全國代表資格。

 

 

 

 

 

電影資訊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Dangal)-Nitesh Tiwari,2017[台灣] 

 

你可能會喜歡

泡沫經濟過後,日本如何重啟《流星花園》?

當公主們再度扯上政治:《冰雪奇緣2》

這個時代暴動與迷醉的象徵:真假t.A.T.u.

美麗肌膚下的腐敗內心:《詭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