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被莫名地問:「你還好嗎?是不是心情不好?還是誰惹你生氣?」但明明就沒有任何情緒或表情,卻還是被認為有心事。這種「天生臭臉」的樣貌,近年來在國外被稱之為「Resting bitch face」:通常用來形容女性放鬆時面無表情,看起來非常兇狠、冷酷或是生氣的樣子。
這句用詞最早始於2009年,而根據Google公司的搜尋趨勢顯示,它真正廣為流傳是在2013年初:當人們開始在網路上用「Resting bitch face」形容某些天生臭臉的女性藝人。同年夏天《紐約時報》將這種現象報導後,該用語的熱度則達到了新的巔峰。然而奇怪的是,男性卻沒有因為天生臭臉而被發明一個詞。
作家瑞秋‧西蒙斯(Rachel Simmons)說:「如果一名男性看起來嚴肅或心情不好,人們會認為這是正常情況;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期望女性的臉上掛着笑容。如果她們沒笑,就會被貼上『不好相處』的標籤。」儘管許多研究表明,女性確實比男性更愛笑,但這不一定是因為她們真的感到快樂(實際上,女性抑鬱的比例更高),更多時候或許是為了符合社會詭異的期待。
迄今為止,絕大部分討論「天生臭臉」的焦點都集中在它的缺點或負面形象,但這些描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事實上,表情冷淡的女性通常會是比較好的溝通者。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家艾伯特‧麥拉賓(Albert Mehrabian)在六O年代進行的著名研究「55-38-7法則」發現,人類在溝通中解讀別人意思主要是基於非語言線索,例如臉部表情、肢體語言和語調,說話內容佔的比例反而最少。
當面對一個自動把冷淡表情與負面情緒劃上等號的世界,「天生臭臉」的人往往需要更快速地學會如何與人溝通,並從很早開始就學習磨練自己的語調和表情。正如約翰‧隆德(John Lund)博士經常被人引用的話:「溝通的目的不是理解,而是為了不被誤解。」
對於這些長期被指責是「天生臭臉」的人,被誤解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因此,他們更快地發展出敏銳的自我意識,這種自我意識使他們能迅速地適應變化無常或不熟悉的狀況,並且時刻警惕、察言觀色和自我調整。
不僅如此,由於自己總是被人誤解,他們與別人溝通也會更專注在某人所說的話(即語言本身),而非語調、肢體語言或臉部表情這些容易引發誤解的非語言線索,確保雙方能更有效的進行溝通。
因此女性(當然也包括男性)都不應該為別人看法而做出愚蠢的微笑,也不用因為「天生臭臉」而感到恥辱。相反地,學會擁抱自己的樣貌,它最終可能成為與人溝通的寶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