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人是棒棒模範移民,這種錯覺怎麼來的?

研究發現亞裔美國人之所以能越賺越多,是因為美國人對亞洲人的種族歧視變少。

 

  從1940至1970年代期間,驚人的事情發生在美國亞裔族群身上:他們不僅在家庭收入中位數方面的表現超越了非裔美國人,而且還拉近了與白人的差距。對於這種向上流動的現象,最常見的解釋是「因為亞洲人特別注重教育」。

 

  儘管亞裔美國人的平均學歷確實較高,但根據布朗大學經濟學家奈森尼爾‧希爾格(Nathaniel Hilger)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亞裔美國人的教育水準在此三十年間並沒有顯著地改變,不足以解釋亞裔快速的收入增長程度;相反地,該研究發現亞裔美國人之所以能越賺越多,是因為美國人對亞洲人的種族歧視變少。

 

  希爾格將亞裔與其他具相似教育水準的族裔比較後,事實就變得更加清晰。希爾格發現在1940年代,相同教育水準的亞裔男性得到的薪水少於白人男性;但是到了1980年代,這種差距已經不復存在。希爾格說:「亞洲人從前的酬勞跟黑人差不多,但是在1940到1970年代期間,他們開始賺到與白人相當的薪水。」例如1980年代,即便是高中輟學的亞洲人收入也大約等同於高中輟學的白人,而兩者都遠高於非裔的高中輟學生。

 

  這種戲劇性的轉變與亞裔美國人是否擁有更高的教育水準毫無關聯。希爾格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緩慢瓦解的歧視政策,以及對種族偏見的態度軟化才是真正原因。亞裔美國人不僅開始在更賺錢的產業工作,而且能在同樣的工作上獲得相同的報酬。換句話說,亞裔美國人顯著的向上流動並不是因為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而是亞洲人終於獲得了更多且更好的工作機會,或者得到同工同酬的平等待遇。

 

  那麼,為何非裔美國人沒有縮小薪資差距呢?又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變?希爾格認為最主要是因為美國人在二次大戰後,對待亞裔的態度與非裔截然不同的緣故。

 

十九世紀末,大批中國勞工湧進美國以相對低廉的薪資搶奪工作,日益增長的排華情緒最終促使美國國會在1882年通過了《排華法案》。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亞洲人經常被描繪成具危險性且落後的外來族群,早期加州的報紙甚至還抱怨寫道:「中國移民是勞動階層的渣滓,他們具有黑人大部分的缺點,但優點又比黑人少。」但到了1950至1960年代時,亞裔的「模範少數族裔」(model minority)形象卻變得根深蒂固,報章雜誌時常誇讚亞裔美國人是勤勞守法、為人低調且任勞任怨的好公民。

 

  這讓大多數人產生了錯覺,以為亞洲人用努力不懈的行動「證明了自己」,因此美國人才減少了對亞洲人的種族歧視,但這種說法只是片面的真相。事實上,一切都是媒體刻意渲染的結果:他們報導亞裔的成功故事,並忽略其他失敗例子。正如歷史學家吳愛倫(Ellen Wu,音譯)在著作《成功的膚色》(The Color of Success)裡解釋:模範少數族裔被烙上迷人的起源故事,而故事的背後卻與地緣政治、冷戰和民權運動緊密地糾結。

 

為了對抗種族歧視,亞洲人也不例外的嘗試把自己表現成完美的美國家庭:爸爸媽媽和兩到三個孩子幸福地住在有白色柵欄的郊外住宅區。(圖為影集《菜鳥新移民》劇照)。

 

  為了對抗種族歧視,美國的少數族裔通常試圖將自身描繪成能完美融入主流文化的好公民,而亞洲人也不例外。例如中國移民透過宣揚自己的孩子很順服和傳統家庭的價值觀來尋求尊重,而日本移民則透過他們在戰時服役證明自己也是美國的一份子。實際上1940年代的非裔族群也曾做過類似的舉動,但吳愛倫指出,戰後時期的政治家因政治關係只聽見了亞裔族群的聲音。

 

  打造模範少數族裔的勵志故事確實可能始於亞裔美國人,它也很快地被白人政治家拿來作為政治工具。當美國如火如荼地忙於全球戰爭,政治領袖也開始擔心其國內的種族歧視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並成為拉攏盟友的阻礙。

 

  例如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國會認為1882年簽署的《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會影響與中國的外交關係,並可能因此損失這個太平洋地區的重要盟友。因此,國會決定廢除《排華法案》以表達善意。此外,隨著中國共產黨掌

權並摧毀舊有文化價值觀,亞裔移民和唐人街讓美國人更能宣稱,美國是保有殘存傳統中國價值觀的倉庫。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這些故事也代表著反共主義的策略。

 

  而隨著冷戰開始,美國變得更加注意在國際舞台上的形象,並希望能藉此抓住亞洲地區的盟友,日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日本輸掉了戰爭,而美國接管後以自身形象來重建日本,希望讓它成為蒸蒸日上的民主化和資本主義的象徵。由於日本從敵人轉變為重要的區域盟友,《排日法案》也於1952年隨之廢除。

 

  吳愛倫寫道:「擁抱亞裔讓美國更能聲稱自己是個包容開放的民主國家,從而具備資格承擔自由世界的領導地位。」振奮人心的亞裔成功故事,就這樣變成了最實用的政治宣傳工具。

 

亞裔美國人顯著的向上流動並不是因為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而是亞洲人終於獲得了更多且更好的工作機會。

 

  到了六O年代,民權運動的興起讓美國白人及政治家備感焦慮,進而刻意塑造出亞洲人勤奮努力的形象,當作其他少數族裔的模範。無論是自由派還是保守派政治家,都藉由這種創造出來的形象責怪黑人的「好吃懶做」,並理直氣壯的反駁:「如果亞洲人都能在體制內成功,那黑人為何做不到?他們也沒有大規模抗爭啊!」

 

  然而,這也是模範移民神話的問題之一。儘管許多人堅持亞裔美國人證明了「努力工作和重視教育」帶來成功的說法,但統計數據清楚地表明:無論你的膚色是黑是黃,生在美國的少數族裔往往必須更辛苦的勞動,但賺得又不比白人多。教育確實有助於縮小種族間的薪資差距,但它並不能解決少數族群「被拒絕和缺少機會」的根本問題。而亞洲人在美國取得的巨幅進展,也並非他們特別努力讀書或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更多原因是其他美國人越來越不歧視他們而已。

 

 

圖片出處

New York TimesNPRJewish CurrentsCNN

你可能會喜歡

你認識馬克思的女兒嗎?Eleanor Marx

一個白人射殺黑人是誰的錯?《誰殺了大個子》

魏斯安德森的樂高

朱莉婭‧帕斯特羅娜:以野獸的身分在世上活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