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受到「解離性身份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困擾的人並不多,但由於電影和電視劇似乎非常熱愛拍這類主題,因此人們也或多或少知道它的存在: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在《雲圖》(Cloud Atlas)裡一人分飾六個不同時空的不同角色、艾迪‧墨菲(Eddie Murphy)在《隨身變》(The Nutty Professor)中分飾七個角色、亞歷‧堅尼斯(Alec Guinness)在《仁心與冠冕》(Kind Hearts and Coronets)飾演家族裡的八名成員。而坦承自己非常迷戀多重人格題材的導演奈‧沙馬蘭(M Night Shyamalan),則在編導的新片《分裂》(Split)裡讓詹姆斯‧麥艾維(James McAvoy)飾演了至少有23個人格的主角凱文。
解離性身份障礙又被稱為人格分裂,或是更早之前的說法「多重人格障礙」,儘管它與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症狀和情況完全不同,但由於影視產業的渲染,人們仍經常錯誤地把兩者混為一談。確實,人格分裂的故事能帶來十足的戲劇張力:具極端的行為、衝突矛盾、煩擾折磨和神秘的特性,剛好是所有編劇都希望角色擁有的元素。但遺憾的是,它們往往被應用在恐怖和驚悚電影題材上,卻未能讓人們認識到真實情況。
這類電影通常會將人格分裂作為劇情發展的關鍵或是障眼法,例如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的《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或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的代表作《驚魂記》(Psycho)。雖然《驚魂記》已是驚悚片的不朽經典,但它描寫真實世界的心理健康,卻可說是無稽之談。就好比電影中的自閉症患者總莫名其妙地變成數學天才,而人格分裂則經常被描寫成一個「心理變態」。
解離性身份障礙和恐怖題材之間的關係,甚至早在電影發明以前就被連結在一起。1886年,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出版的文學經典《化身博士》(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探討了極端的多重人格案例:維多利亞時代備受敬重的紳士,身體裡卻住著另一個邪惡、毫無人性的人格。英國演員理查‧曼斯菲爾德(Richard Mansfield)很快取得表演《化身博士》的權利,一年內接連在英國和美國的舞台上成功地飾演雙重人格的傑基爾博士。而且因為精湛的演出過度逼真,當時曼斯菲爾德甚至還被懷疑是懸案「開膛手傑克」的真兇。
《化身博士》透過舞台劇、大螢幕和收音機等媒介,已經被戲劇化了無數次,而像《驚魂記》或《分裂》等電影也保有與其類似的元素。但神經科學家西蒙‧賴因德斯(Simone Reinders)博士則認為,這類電影對現實生活的患者具有可怕的殺傷力:「他們的電影看起來就像是指控多重人格患者都有極端的暴力傾向和經常做壞事。實際上這不是真的,它們非常嚴重地扭曲了精神疾病。多重人格患者絕沒有暴力傾向,而且通常傾向於隱藏自身的精神健康問題。我非常擔心這些電影對患者產生的影響,以及普羅大眾如何看待患者,這裡頭有許多對特定疾病的錯誤認知和瑕疵。」
關於解離性身份障礙的存在與否,學界至今也還有爭議:有些學者認為世界上根本沒有這種疾病,有些則認為多重人格是治療產生的結果,當然還有一些情況是假冒或誤診。賴因德斯博士的研究主要是透過神經成像,掃描患者大腦來更了解病症。儘管她擔心患者被貼上「心理變態」的標籤,但關於《分裂》劇情中描述改變身體反應的觀點,卻非常接近於她的研究發現。她說:「我讓一些患者的兩種人格聆聽相同的文字內容以觀察其反應。我的研究表明,兩種人格在同樣的情況下聆聽,大腦的血液流動並不相同,這說明了他們的神經運作取決於目前的人格。」這個發現或許解釋了為什麼患者的不同人格會有不同的能力,例如需要戴眼鏡或使用非慣用手。
影視產業迷戀人格分裂可能還有另一種解釋:單純是演員喜歡挑戰它,因為沒有其他更好的方式能展現自身不同面向的演技,而且這個方法也經常奏效。例如佛德烈‧馬區(Fredric March)憑著1931年《化身博士》電影版贏得奧斯卡獎;瓊安‧伍華德(Joanne Woodward)以《三面夏娃》(The Three Faces of Eve)拿到奧斯卡獎;莎莉·菲爾德(Sally Field)以《西比爾》(Sybil)拿下艾美獎等。
雖然拍電影的人總是搞不懂又愛描寫人格分裂,但老實說讓觀眾更了解精神疾病,從來就不是娛樂業的首要任務。而某方面來看,演員為娛樂觀眾扮演其他人,影視產業為票房收視扭曲真實情況,本質上來說或許也是某種型態的人格分裂。
圖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