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少數》:隱藏的黑人女數學家

凱瑟琳‧約翰遜被公認是太空總署內最頂尖的「人類計算機」。

 

  人們熟知二十世紀冷戰時期太空競賽出現的眾多英雄:古斯‧葛利森(Gus Grissom)、約翰‧葛倫(John Glenn)或是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不過,又是誰在背後反覆做出精密計算,讓這些太空人成功地飛向宇宙?

 

  事實上,是幾名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任職的女性將太空航行變為可能,其中包括了黑人婦女:凱瑟琳‧約翰遜(Katherine Johnson)、桃樂斯‧范恩(Dorothy Vaughan)、瑪莉‧傑克森(Mary Jackson)、克莉斯汀‧達頓(Christine Darden)和葛洛莉亞‧雀派(Gloria Champine)。她們在種族隔離法律《吉姆‧克勞法》(Jim Crow laws)仍實行的時代,幫助美國實現種種的歷史性成就。

 

《關鍵少數》電影海報。

 

  「1943年,頭五名黑人婦女進到這間辦公室時,這裡還是一間隔離的辦公室,並設置專門給『有色女性』使用的廁所、辦公桌和電腦。」黑人作家瑪戈‧雪特莉(Margot Lee Shetterly)說。

 

  雪特莉撰寫的新書《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s)描寫了民權運動剛萌芽的年代,這群被社會貼上「黑人」及「女性」標籤的數學家處處受到刁難和歧視,仍堅持理想和本分用鉛筆和紙張支撐起美國新興的航太工業,協助編寫火箭發射和軌道方程式,並成功讓太空人飛向太空的真實故事。這本書也被改編為同名電影由導演西奧多‧梅爾菲(Theodore Melfi)執導兼編劇,預計將在今年初上映。

 

瑪莉‧傑克森(Mary Jackson)。

 

  雪特莉在維吉尼亞州的漢普頓出生長大,她的父親過去也曾在美國太空總署的蘭利研究中心任職。位於漢普頓路旁的蘭利研究中心,可以說是一個龐大的國防工業綜合體:它設有一個空軍基地、數個陸軍基地、海岸警衛隊中心和造船廠。

 

  雪特莉如此形容蘭利研究中心的重要性:「當你去機場搭飛機,基本上都得歸功於蘭利研究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至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前,他們做了大量的基礎研究使飛機更安全也更為穩定,當然也讓它們飛得更快,最後研究成果也轉化成為今日無處不在的科技。」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數以萬計的人搬到此地(其中包括許多非裔美國人),因為這裡能得到許多穩定、與戰爭相關的工作。

 

凱瑟琳引領太空人約翰‧葛倫使之成為環繞地球軌道飛行的第一個美國人。

 

  二戰結束不久,冷戰(Cold War)隨即展開。美國和蘇聯兩國為爭奪航太實力的最高地位,開啟了著名的太空競賽。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1953年凱瑟琳‧約翰遜進入蘭利研究室工作。凱瑟琳在這裡做出許多貢獻,也與其他人共同撰寫軌道方程式的報告;而她職業生涯最引人注目的時刻,則是引領太空人約翰‧葛倫使之成為環繞地球軌道飛行的第一個美國人,並且讓這件事成為太空競賽的轉折點。

 

  當時蘇聯在競賽中拔得頭籌,成功發射人造衛星並進入地球軌道;美國則不甘落後不停緊追。同時,這也是電子計算機開始接手繁雜的太空任務,準備替代原本由數學家負責計算工作的時期。

 

太空人成為了國民英雄,而這些位居幕後真正讓太空任務圓滿成功的關鍵人物,卻繼續遭受種族隔離的歧視待遇。

 

  而在這個人腦與電腦之間轉換的時刻,約翰‧葛倫向凱瑟琳‧約翰遜提出要求(實際上他是對「這些女孩」要求,當時職場上的女性都沒有名字,而是被統稱為「女孩們」)說:「讓女孩去做這件事吧,我想要真人來驗證和檢查電子計算機的輸出數據。如果她們認為沒問題,我會比較放心去執行,順便當作飛行前的確認事項。」

 

  接著,太空人成為了國民英雄。而這些位居幕後、真正讓太空任務圓滿成功的關鍵人物,卻繼續遭受種族隔離的歧視待遇。

 

  《關鍵少數》藉由個人回憶、太空總署高層與工程師訪談、歷史文獻、書信和口述歷史,描繪出這些隱藏在數字之間,也被隱藏在名聲底下的黑人女數學家:她們的科學成就和創新技術將永遠改變世界,而她們的生活則顯現了最讓美國人驕傲、卻也最令人難過的年代。

 

《關鍵少數》書封。

 

 

書本資訊

書名:《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s: The American Dream and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Black Women Mathematicians Who Helped Win the Space Race

作者:瑪戈‧雪特莉(Margot Lee Shetterly)

出版:William Morrow

時間:2016

 

圖片出處

Community JournalFox MoviesNASA

 

你可能會喜歡

豔情文學中的男性氣質:《風流浪子的男友》

我們不是理所當然擁有承受的勇氣──《24週》(24 Wochen)

1976年,碧玉11歲時上聖誕特別節目的萌畫面

穆哈瑪迪:我選擇見不到我的孩子們,是為了成為這塊土地上所有被壓迫者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