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最近的研究發現,所有抹香鯨的基因都極為相似,很可能是從八萬年前的一隻鯨魚遺傳下來,但這項發現其實對鯨魚保育並沒有太大幫助。丹麥奧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生物學博士謝恩‧葛洛(Shane Gero)在十年前設立了多米尼克抹香鯨計劃(Dominica Sperm Whale Project),多年來持續觀察東加勒比海的抹香鯨群體。他們發現,群居的抹香鯨不僅注重家庭和社交,氏族之間還擁有不同的文化。
葛洛博士說道:「東加勒比海的抹香鯨氏族正持續萎縮,成員每年縮減達4%,主要原因是氣候變遷和人類在其棲息水域的活動不斷增加,抹香鯨很可能因此被船隻撞擊或是捲入漁網中。我們正失去的不只是幾隻鯨魚而已,而是整個抹香鯨文化:世世代代的抹香鯨生活在加勒比海的深海水域,牠們或許比人類直立行走的時間還來得久。」
抹香鯨擁有豐富且複雜的生活,人類到現在仍未完全瞭解牠們。葛洛博士提到,抹香鯨的家庭生活與人類有許多相似之處:一個典型的抹香鯨家庭通常由七個成員組成,包括祖母、母親和保姆會共同保衛及撫養幾隻幼鯨成長茁壯,而雄性抹香鯨則通常過著獨居的生活。對於在廣闊海洋生存的抹香鯨來說,家庭是極為重要的存在。
行為是你做了什麼事,文化則教導了你怎麼做這些事。雖然所有的抹香鯨都有同樣的行為:捕食、游泳、照顧幼鯨、抵禦外敵和社會化,但散居在世界各地的抹香鯨氏族,隨著生活環境不同擁有各自的文化和生存法則。就如人類各個民族有不同的飲食、社交和習俗。葛洛博士發現,抹香鯨似乎是用方言來區分不同的文化,或者說是用幾組不同的尾聲音節(coda)來辨別彼此。
擁有共同方言的家族被稱為氏族,例如他們觀察的東加勒比海抹香鯨氏族就有22種不同的尾聲音節。當兩個抹香鯨家族在海裡相遇時,他們會用獨有的尾聲音節來辨識對方身份,而來自相似文化的抹香鯨也更有可能互相合作。經研究證明,同個氏族的抹香鯨家族會花時間相處;而使用不同方言(即不同氏族)的抹香鯨家族,則永遠不會有互動。
目前的觀察發現,抹香鯨的尾聲音節似乎是用來表明自己的身份和來歷:每隻抹香鯨都擁有獨特的尾聲音節來區分不同個體,而一組尾聲音節用來識別家庭成員,最後還有一個特殊的尾聲音節代表牠們所屬的文化。例如1+1+3模式(短音、間隔、短音、間隔、三連音)是東加勒比海氏族獨有的尾聲音節,所有居住於此的抹香鯨都能發出這種聲音,並使用相同聲音至少三十年。葛洛博士推測,牠們甚至已經使用了好幾個世紀。幼鯨通常會花兩年的時間,學習正確地運用這些聲音。
不幸的是,由於氣候變遷和人類影響造成的變化,這些居住在近海水域的抹香鯨家族正面臨著生存危機。出生在多米尼克附近的三頭小鯨魚,有一頭還未滿一歲就意外死亡;另一頭則剛開始學會自行捕食,就因為被漁網繩索纏繞而受傷,現在她無法再深入水中,可能也難以繼續生存下去。
如果說幾隻抹香鯨死亡是一場悲劇,那麼失去整個抹香鯨文化將會是大災難。每種文化(無論是抹香鯨或其他物種)對身處的環境都有各自的解決方案,而如果文化滅絕了,將會使數代累積的傳統知識也隨之消失。對於生活在東加勒比海的抹香鯨來說,失去文化就等於喪失了生存能力。
雖然全世界的抹香鯨種群數量仍然充足,若將牠們全部移居至加勒比海地區,消逝的文化也無法恢復。因為牠們的文化各不相同,也欠缺對其他環境的知識,甚至會讓牠們變得更加脆弱。葛洛博士認為,物種保育不應只是著重在數量,生物多樣性的定義還必須涵蓋文化多樣性;就如人類珍視他們的文化傳統,差別只在於抹香鯨的文化潛藏於海底。
圖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