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規模到泡沫:《未來的競爭力不是競爭》

 

「當時主管機關和政治人物都以為,只要事業的規模愈大,橫跨幾個國家,就能降低風險。但是那種論點發展到某個程度時,立論就不是那麼明確了,取而代之的是盲目的熱中,純粹靠著蠻力推進,參與者的塊頭如此龐大,推進的動能已經大到無法阻擋。」

 

瑪格麗特.赫弗南指出,競爭往往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最優秀的人不見得能脫穎而出,而所謂的「競爭效率」似乎造成了大量的浪費。

 

文|瑪格麗特.赫弗南

譯|洪慧芳 

 

  「那是比賽。」貝瑞坦言,「這家公司裡充滿了非常好強的人,他們想要贏得比賽。什麼實質審查?那根本是笑話,哪來的時間?任何人只要提出問題或疑慮,就會被當成膽小怕事。」

 

  不是人人都討厭比賽,很多人甚至覺得比賽令人振奮,那種追逐的快感、獎勵的規模都令人怦然心動。

 

  「我自己很愛刺激振奮的感覺。」烏柏萊坦言,「這個案子確實令人興奮,這是全球史上最大的金融案!那不是很刺激嗎?那當然!我們可能因此變成全球十大銀行之一,像以前的荷銀那樣!

 

  我們心想,我們終於可以重返世界舞台,那才是屬於我們的地方。」

 

  「這種事情很難阻止。」韋斯頓承認,「那牽涉到很大的面子問題,就像你去舞會,認識一個女孩,她說她再也不想見到你了。你冒的風險就像那個男人一樣,男人心理無法承受那樣的事實。交易接近尾聲時,萬一市場拒絕你,你就失敗了,大家永遠都知道你失敗過。你沒辦法在事情結束以前轉身離開,還覺得自己是英雄。在金融界裡,轉身離開永遠無法定位成勝利。」

 

  二○○七年秋季,市場開始出現信用緊縮,古德溫眼看就要奪下目標了。北岩銀行(NorthernRock)崩解或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似乎都沒有影響到他想把RBS打造成世界最大銀行的野心。多數批發銀行不願借錢讓他去併購,後來是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和英格蘭銀行勉強湊足了一億英鎊。

 

  古德溫這個大案子是史上最大的跨國銀行收購案,他達成了打造全球最大銀行的夢想。可想而知,事後的餘波也極其龐大。比利時的富通銀行崩垮了,它取得的那部分荷銀必須由荷蘭政府國有化。桑坦德銀行的狀況比較好,他們留住荷銀的南美事業,把荷銀的義大利事業賣給全球歷史最悠久的西雅那銀行(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二○一三年也必須接受政府紓困),還因此出現獲利。

 

  二○○八年二月,RBS宣布虧損兩百四十億美元,那是英國企業史上最龐大的年度虧損金額,必須由英國政府出面解救。

 

  十月,古德溫宣布辭職,一個月後,史蒂芬.赫斯特(Stephen Hester)接手領導RBS。他上任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懲罰、然後淘汰銀行的多數管理者。他告訴他們,他們沒有扮演好領導的角色,只是盲目的順從,畢竟RBS本來就不是併購的專家。貝瑞留下來整合一切,爛攤子不知道該從何著手,但他還是得硬著頭皮處理。

 

  「併購五年後,荷銀仍有很多部分尚未整合進來,他們會一直維持著未整合的狀態。有些企業客戶同時在這兩家銀行開戶,他們需要協助時,仍需要聯絡兩個地方!我必須利用IT資源,從頭打造一家完整的銀行。我們已經做到某個程度了,但之前留下的舊系統都還在,沒人想碰。」

 

  「他們確實在世界各地推出一套計畫,把辦公室從綠黃色調(荷銀)改成藍白色調(RBS)。在有些地方,他們就只做了換色這件事!開了員工派對,更換招牌,找來蘇格蘭風笛手在辦公室內吹風笛,讓大家知道現在公司是蘇格蘭商,不再是荷商,真是愚蠢。」

 

  赫斯特努力推動客戶憲章(Customer Charters)和「樂於助你」(Helpful Banking)政策,以恢復客戶和銀行的關係。但是想在多年來只在乎規模的組織裡挹注社會責任感,看來相當困難,大家已經不記得他們當初為什麼會進這家銀行,顧客向來都不是古德溫關注的焦點。想要重新訓練十四萬名受創員工,並提醒他們身處的產業及肩負的使命,這一切對赫斯特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他自己的使命核心就存在著嚴重的矛盾。一方面,他必須大幅削減壞帳的規模,以穩定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但是穩定資產負債表的一種方法是賺更多的錢,那是投資銀行部門持續做的事,所以RBS依然很龐大。二○一二年,RBS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和整個英國經濟一樣大。如果古德溫想要的是龐大規模,他確實達到目的了。

 

從銀行危險、經濟危機,到民主危機

 

  對於規模的癡迷,古德溫當然不是特例,競爭若要達到真正的刺激,至少要有兩個人參與才行。巴克萊想在世界舞台上稱霸的慾望也一樣強烈,那也助長了那場比賽的激烈程度。純粹追求規模似乎也是巴克萊的策略。薩爾斯調查指出:「巴克萊集團的執行長約翰.瓦利(John Varley)推動以下策略時,是整個集團最積極追求單一遠景的時候。瓦利明確指出,銀行的目標是成為「前五大」銀行。雖然這是一股振奮人心的力量,但明確的目標是成長和改善競爭地位……想要獲勝的心態也延伸到積極確立巴克萊的業界排名上。不過,我們發現,他們對「獲勝」的詮釋和執行,不光只是單純的競爭而已,這種現象在投資銀行特別明顯(在消費金融的業務方面也是),有時那背後是由「不惜一切代價」的態度支撐著。」為了變大而變大的心態破壞了銀行的文化。細節、微妙差異、道德觀完全拋諸腦後,相較於宏大的計畫和稱霸全球的遠景,那些都顯得微不足道。

 

  規模大的一個缺點是難以瞭解現況。組織沉默是各種組織固有的現象,階層陡峭時,這種狀況會更明顯。組織龐大只會讓組織沉默的現象更加惡化,連敢於暢所欲言的人也埋沒在人群中。領導者周遭的人只懂得阿諛奉承,研究顯示85%的員工對於職場有意見或疑慮卻不敢說,可能是因為害怕遭到指責或是覺得講了也沒用。機構變得愈大,這種見解狹隘的問題愈嚴重,到最後就像許多執行長告訴我的,他們只能依賴數字。那些數字雖然包含大量資訊,卻是危險的幻象,看似囊括了組織全貌,實際上只能傳達縮影。在龐大的體系中,每個最頂層的數字是歸納數百、數千個資料點、算式和假設的結果,那些資料點、算式和假設本身又包含更多的東西。這種層層包覆的複雜度,意味著領導者不可能充分瞭解他們看到的東西。

 

  規模和權勢的誘惑,以為稱霸業界就能突飛猛進的錯誤期待,最後證明只是致命的妄想。打造超大的建築或教堂、龐大的石油公司或金融機構都是有代價的,那代價就是導致藝術、道德、社會、環境或金融功能失靈。這種代價必然會發生,因為競爭的本能一定要發展到失靈、失效才會停止。

 

  大眾對透明度的要求並未觸及這種系統性的問題。富國銀行(Wells Fargo)是作風較為保守的美國銀行,法蘭克.帕特諾伊(Frank Partnoy)對這家銀行做了精彩的取證分析,他的結論是:「如今銀行的規模愈來愈大,但比以前更不透明,他們仍維持許多金融危機發生前的營運方式。」

 

  在美國,銀行提交的公開財報是由財務會計標準委員會(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簡稱FASB)管理。唐恩.楊(Don Young)在二○○五年到二○○八年曾任FASB的委員,他現在說「自從當過委員以後,我再也不相信銀行的會計。」對這位最有資格的評估者來說,想瞭解財報和風險比以前更難,其他的委員也認為他們無法再相信這些財報。

 

  帕特諾伊不止深諳資產負債表,他在華爾街工作多年後,滿心嫌惡地離開這個圈子,寫了一本出奇誠實又爆笑的書《血戰華爾街》(F.I.A.S.C.O.),內容是描述他在業界目睹及偶爾參與的瘋狂現象。安隆崩解後,他協助參議院了解衍生性金融商品。二○○五年起,他努力提醒大家,葛林斯潘對放鬆管制的沉迷,隱含了哪些意識形態的盲點。如今他是法律與金融教授,致力傳授分辨金融辭令與現實的技巧。

 

  他把富國銀行的風險層級,比喻成但丁地獄裡的層層圈子,每一層都充滿了風險和混沌。二○一一年,富國銀行的營收是八百一十億美元,獲利一百六十億美元,但投資衍生性商品的金額高達二點八兆美元,還有一點五兆美元投資於資產負債表外的金融標的。帕特諾伊認為:「這類資料揭露,讓富國銀行這種表面上看來簡單的銀行,也變得無法理解。各大銀行的財報都有這些問題,許多銀行的狀況遠比富國還要糟糕。」

 

 

(本文為《未來的競爭力不是競爭:從針鋒相對到合作共享,翻轉思維重寫經濟法則》部分書摘) 

 

 

《未來的競爭力不是競爭》中文版書封。

 

 

書籍資訊

書名:《未來的競爭力不是競爭:從針鋒相對到合作共享,翻轉思維重寫經濟法則》 A BIGGER PRIZE: Why Competition Isn’t Everything And How We Do Better

作者: 瑪格麗特.赫弗南(Margaret Heffernan)

出版:漫遊者文化

日期:2016

[TAAZE] [博客來]

 

你可能會喜歡

偉大到無法存在的神:蓋瑞・葛汀之《哲學能做什麼?》

扭轉局勢的憤怒裝訂工:《此乃書之大敵》

拒絕大量生產的感動: 森博嗣《孤獨的價值》

有錢人覺得自己很有能力,所以他比你更容易面試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