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代創造的日式地名

 

google map的內嵌功能真的很好用,可惜本站目前不支援顯示。點圖可以連過去喔! 

 

  我曾在〈臺灣日式地名新論〉指出,日本人在臺灣創造的地名不一定是日式地名。因為漢字本身承載著意義,可以在脫離語言的狀態下造詞。例如,「臺中」這個地名是日本人取的,但完全不需要透過日語思考也能造出來,因此我們不會將其視為日式地名。判斷一個地名是否為日式的方法是聽聲音,聽聽是否唯有透過日語的連結才能造出這個地名。

 

  現在,我要指出你可能從來沒想過的事實:日式地名也不一定是日本人取的。臺灣有一些日式地名,事實上是在中華民國的統治之下創造出來的。

 

1. 屏東縣春日鄉:地名來自「カスガ(Kasuga)社」。這個地名在日本時代從來沒寫成春日,到了戰後才以日語同音字寫成春日(日語發音Kasuga)。

2. 屏東縣三地門鄉青葉村:地名來自「アヲバ(Aoba)社」。這個地名在日本時代從來沒寫成青葉,到了戰後才以日語同音字寫成青葉(日語發音Aoba)。

3. 新竹縣尖石鄉田埔:地名來自「タバホ(Tabaho)社」。這個地名也是戰後從日語的田(ta)、埔(ho)創造出來。

4. 臺東縣達仁鄉森永村。日本時代沒有這個地名。戰後,臺東縣政府將一些原住民遷村到當地時,由於當地曾有森永株式會社的可可栽植園,就取名為森永。

5. 高雄市桃源區玉穗溪、玉穗溫泉:地名來自「タマホ(Tamaho)社」。這個地名在日本時代從來沒寫成玉穗,到了戰後才以日語同音字寫成玉穗(日語發音Tamaho)。

 

  以上只是我近期研究原住民部落時發現的,相信還有更多小地名也是類似情況。無論如何,我得再次強調:研究地名要「聽音辨義」,不能「望文生義」。

 

  最近,李筱峰教授在〈花蓮地名的故事〉一文提到:

 

花蓮縣內的地名,在日本殖民統治下,起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原住民的地名紛紛被改變,例如:....「得其黎」改為「立霧」....

 

  這個我一看就覺得不對勁。我幾乎看遍日本時代所有地名變更的公文,怎麼對於「立霧」完全沒印象呢?我連忙搜尋一下臺灣總督府檔案與臺灣總督府報,果然,不曾出現「立霧」這個字眼。多虧李教授提醒,讓我察覺這也是一個民國時代創造的日式地名。

 

日治時期的花蓮「立霧」地圖。

 

  「得其黎」(Tkilig)是一個太魯閣族部落的名稱,也用來指涉這個部落附近的河流。日本人用片假名記音,寫成タツキリ社與タツキリ溪。ツ是促音符號,因此タツキリ讀音為Takkiri。現代日文的促音符號刻意寫小一點,像這樣:タッキリ。但是戰前日文的促音符號沒有縮小,タツキリ很容易讀成Tatsukiri,正好就是「立霧」的讀音。不過,日本人可從來沒有把タツキリ社改為立霧社、タツキリ溪改為立霧溪。

 

  改朝換代之後,タツキリ社改為崇德村。タツキリ溪呢?從戰後初期的省政府公報來看,叫做「達基利溪」。

 

省政府公報一。

 

省政府公報二。

 

  在1950年代的軍用地形圖上,這條溪叫做「塔次基里溪」,很顯然是直接從タツキリ音譯,但把促音符號當一般假名讀。

 

  (題外話:不妨比較一下1950年代地圖與日本時代地圖的美感。)

 

1950年代國民政府軍用地圖。 

 

  1960年10月8日,臺灣省政府正式公告這條溪的名稱為「立霧溪」。一個想要清除日本文化「毒素」的政權,不知不覺使用日語來思考事情,這是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

 

 

圖片credit:作者提供

 

你可能會喜歡

差點變成「爽文市」:那些還好沒實現的臺灣行政區劃之一

道歉或許沒用,但愛卻不是:《雪之鐵樹》

真相沒說你不知道:《每日一冷》為何一錯再錯?

光與阿修羅:印度新銳女導帕亞爾·卡帕迪亞對談是枝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