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嗅一嗅青春的氣味──探訪陳舜臣的《半路上》

 

陳舜臣訃告。

 

 

  對臺灣而言,陳舜臣的名字應當不算陌生。

 

  早在作家出道的1960年代,相關報導與作品譯介便在臺灣出現。1964年出版的《黑色喜瑪拉雅》、1969年獲直木賞的《青玉獅子香爐》,都曾在當時連載中譯、出版。

 

  雖然這波譯介並未持續,而後,僅有少數非文學作品在臺中譯。但日語世代的文學人,如黃得時、楊熾昌(水蔭萍)、龍瑛宗等人,仍舊關注作家的活動與表現。

 

  1990年代,在遠流出版社大力譯介下,配合作家數次返臺的公開活動:演講、座談、上電視節目,面見總統,得到媒體大量報導,掀起了一股「陳舜臣旋風」。這也是今天大多數人知曉陳舜臣的因緣。

 

  今天,30歲以上,或者接觸日本文學的臺灣人,對於這位以歷史、推理小說聞名的日本「國民」作家應該多少有些印象。但談起陳舜臣的身世,能夠略知一二者,恐怕就少得多了。

 

  終於,在作家逝世一年後,回憶錄《半路上》繁中譯本的出版,讓我們得以一探這位臺裔作家驚濤駭浪的前半生。

 

※※※

 

「雖然我總是告訴我自己,必須自行創出些想法。但就算是從頭到尾都靠自己想像,我也必須承認那不可能是與他人完全無關的原創,到目前為止,我是透過各樣的人生曲折才能置身於此,我體驗過的各種經歷,聽過許多人的談話,才得以書寫,沒有這些經驗,閉門造車是無法創作出小說的。」(頁321)

 

  「半路上」,是人生的半路上,也是成為作家的半路上。

 

  或許,經歷數次生死關頭的作家,在第一次腦溢血與阪神大地震之後,也感到自己已在人生終途的半路上吧。

 

  2003年,年逾古稀的作家編輯、出版了自己的作品讀本《Who is 陳舜臣?―陳舜臣読本》;數個月後,回顧前半生的著作《半路上》出版。一前一後,頗有為自己人生留下總結的意味。

 

  「我們若想嗅一嗅青春的氣味,煙硝味也會隨之一同吸入肺裡。」(頁75)

 

  最初在報刊連載的《半路上》,雖是順著時序寫下,但並非井然有序、鉅細靡遺的記敘,而是一篇又一篇的漫談隨筆。由事及人,由人及事,小說家追想著當年在神戶、臺灣相識的好友與見聞。

 

陳舜臣在新莊短暫供職。

 

  如黑澤明《蝦蟆的油》一般,小說家並未談及成名後的種種,而以成名前的生活為重心,回憶著自己成長求學以至初入文壇的歲月。細細讀來,與其說這是一本小說家自我成長歷程的紀錄,不如說是小說家在遲暮之際,重溫年少歲月所見的外在世界。

 

  成長於昭和年間的陳舜臣,懷想自身求學生活的同時,也刻劃著日本步入戰爭的時代:日益緊迫的社會氛圍、被徵召,乃至死於戰場的同學、提前畢業、空襲後如地獄般的阪神地區,直至終戰。

 

  終戰後,對自己身為中國人、臺灣人,卻只從書籍、親友聽聞相關知識感到不足的陳舜臣,決定隨著復員、歸鄉的臺灣人,回到從未久居的父祖之地臺灣。在臺灣,作家身處的田園風光如故,「但牧歌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返。」

 

  此後直至1990年,四十一年間,陳舜臣未曾再踏上臺灣的土地。

 

※※※

 

「——這恐怕是自己人生的一個重大區隔吧。

我下了船到岸上,放眼四周神戶的景色,心中如此暗忖。」(頁299)

 

  或許,是感受到戰爭深深改變了世界與自己的人生。

 

  起於與自己同年誕生的甲子園,也終於戰後逃過空襲火劫,屹立仍舊的高校棒球聖地。成長時所見的神戶,與在臺灣的三年經歷,成為回憶錄的主體內容。重新踏上神戶海岸,直至成為小說家出道的經歷,小說家僅以一章的篇幅簡單交待。

 

陳舜臣在神戶港。(圖片出處:文藝春秋)

 

  與自傳性小說《青雲之軸》不同,回憶錄中,小說家並未著重於個人成長心路歷程的描述,對於家庭生活也著墨不多。但印象深刻的同學、友人、師長,尤其是成為公眾人物的人們,則是如數家珍。

 

  顯然,作家把握著一條公私的界線。那些與個人密切相關的記憶,與學校生活無關的一切,作家仍無意公諸於世。這份個人經驗的回顧,仍舊以「公眾面前的學生、實業家、作家陳舜臣」為出發點,將之定義為一份公開、公共的記憶。

 

  一份紀念故友,懷想兩個故鄉的記憶。

 

  「兒時的玩伴還住在同一個城市真令人開心。是一起逃過水災、空襲、地震的同伴。」(頁63)

 

  是戰亂,也是年事使然:回憶錄雖是回顧成長歷程中的種種,但死亡卻如影隨形。這,使得《半路上》帶有一抹哀悼、紀念死亡的色彩。

 

  在思考歷史小說時,小說家說:「現代史因為相關人士多還活著,要從正面直接切入,無論如何書寫難度都相當高。」但作為一份公開的、公共的記憶,帶著一份對逝者的緬懷與不平,小說家的回憶錄,似乎放下了這層顧忌,帶著不少見證、著史的色彩。

 

  這在作家對二二八事件的記敘中,尤其明顯。

 

  在臺灣三年的回憶中,二二八事件幾乎可以說是處在核心的地位。作家花費大量篇幅描述二二八事件,又說:「因為二二八事件實在太具衝擊性,導致事件前後發生的其他事的記憶都有些朦朧」。但是,作家所在的小鎮新莊,幾乎未受到二二八事件波及。作家所感到的切身衝擊,只有越過淡水河傳來的槍聲與消息。

 

  即便如此,作家仍試著詳細地重現當時的社會氣氛,甚至參考後來的研究報告,增添了許多當下並不知曉的內容。

 

  於是,作家不僅僅是紀錄下自己見聞,而是多年以後,有意識地將個人記憶與公共歷史鑲嵌在一起。在詳盡描述自己所見、所了解的那些「歷史」事件時,作家那不只是記下當時的見聞,也有透過事後閱讀的脈落重建。

 

  或許是日後的閱讀令當年疑惑得到解答,故作家決定將之寫入,補足脈絡。又或是深具時代感的作家不自覺的習慣。無論如何,混合著懷舊、鄉愁與重述,小說家憶往之餘,也為這個「不再是戰後」的時代,留下一份戰爭世代的見證。

 

  折射著近代東亞史曲折變動的人生歷程,使得作家的故事,不再只是個人的故事,而是一整個時代的結晶。從旅居內地的殖民地人、戰爭中苦悶的青年、戰後歸鄉的知識精英、深愛神戶的臺╱華裔作家與「中國通」,直到擺蕩於國、共、臺、日之間的認同取捨。乘著近代以來廣布的華商網絡,與日本帝國的擴張和衰亡,陳舜臣面臨各式各樣的挑戰,度過了波濤洶湧的時代。這,或許是身為帝國夾縫下的邊緣人(marginal man)無可避免的命運。

 

  這條在日、臺、中之間擺蕩往返的人生道路,終在2015年走到盡頭。

 

  而在海的另一邊,作家的另一個故鄉,我們仍在探尋作家身世與世界的半路上。

 

 

 《半路上》中文版書封。

 

 

 

書名:《半路上》 道半ば

作者: 陳舜臣

出版:游擊文化

日期:2016

[TAAZE] [博客來]

你可能會喜歡

將生活演繹成樂聲:石黑一雄《夜曲》

「父親們」的救贖法庭:《第三次殺人》

有些日子宛如緊繃、冷酷無情的發條:《迴圈奇譚》

1920至1930年代的韓國文學群像:《吹過星星的風》韓國文學選集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