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理念,只求不輸:百分之三十的人屬於「羨慕者」

 

羨慕者的決策邏輯並不是為了達成什麼有意義的成就,也不在乎全局,只要比別人好就行了。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某種人,他們沒有什麼中心思想,也沒有想要追求的信念或者夢想,唯一的目標就是愛跟別人比較。別人有什麼,自己也要有。現在有群科學家發現──這樣的人還真不少,大概佔百分之三十左右。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如果把世界上的人分成四類,可以分成:樂觀者、悲觀者、信賴者跟羨慕者。這樣的分類法可以解釋大約百分之九十的人類行為,不過意外的是,羨慕者是其中最大的群體,佔了百分之三十;其他三種則各佔百分之二十左右。

 

  你以為這大概又是什麼心理學研究,但其實並不是。以西班牙的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為首,一群物理、電腦科技研究者針對人類互動行為做出了這樣的歸納,刊登在《Science Advances》。他們讓541名受試者回應數百種兩難的社會情境,選擇究竟要維護自身利益還是集體利益、究竟要與他人協作還是要衝突。

 

  嚴格來說,這是賽局理論的一項實驗,賽局理論過去已經從數學領域延伸應用到社會學與經濟學。研究者之一的Anxo Sánchez 教授,任職於卡洛斯三世大學數學系的複雜系統跨領域學群(Interdisciplinary Group of Complex Systems)。他表示,受試者以兩人一組的方式參與研究,組隊方式不停改變,不僅僅在一項難題結束時組隊會改變,在個體做出單個不同決策時也可能導致拆散組隊。因此最好的選擇不是合作就是背叛。在過程中研究者得到了人類在不同社會情境之下可能做出的不同決定。

 

  另一位研究者,西班牙札拉哥薩大學複雜系統協會理事Yamir Moreno指出,他們的研究結果並不支持過去既有的某些理論假設,亦即人面對抉擇時並非純然理性,因此當涉及到人與人之間是否合作時,可能需要思考到這一點而重新設計社會與經濟模型。Yamir Moreno認為,這個研究的重要性是在於給予人類行為相關理論實證性的基礎。

 

  為了分析這項社會實驗所產生的資訊,研究者運用了一套電腦演算法,以便將人類的行為模式分類。發現有90%的人是可以被歸類的,其中最多的一類稱為「羨慕者」,佔了30%。「羨慕者」的決策邏輯並不是為了達成什麼有意義的成就,也不在乎全局,而是只想勝過其他人,反正只要自己比別人好就可以了。次多的類型是「樂觀者」,個性跟海賊王的魯夫差不多,相信自己跟同組的夥伴能夠同心協力做出最好的判斷,這種人大約佔了20%。接著是人數不相上下的「悲觀者」,他們做決策的基準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作一個沒那麼糟糕的決定就好了。再來則是一種稱為「信賴者」的類型,他們不管在什麼狀況之下都願意跟人合作,完全不計較輸贏。

 

  嗯,那剩下10%難以歸類的族群,又是怎麼回事呢?這些人的行為模式,是該研究演算法本身無法辨認的。研究者認為,這些人可能本身就是一種次群體,無法被塞進任何一種既定的模型之中。

 

  你可能會好奇,到底這些人遇到的是哪些類型的兩難社會情境?舉例來說,當受試者兩人被分到一組,而本回合目標是打獵時,兩人可以同心協力獵一隻鹿,或者分開各自獵兔(單一獵人設定只能獵到兔)。「羨慕者」此時就會決定丟下伴侶自己去獵兔,反正最壞也至少有一隻兔,至少可以跟其他組的獵人打成平手,甚至還有機會贏那些雙人獵鹿結果失敗的獵人。樂觀者會選擇跟伴侶去獵鹿,因為顯然獵鹿成功的話,兩人就能成為遊戲大贏家。悲觀者一樣會去獵兔,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這組可以獵到鹿。信任者則會一口答應跟同伴一起去獵鹿,因為他們天生就是願意合作。

 

  這是本演算法首次用在人類行為之上,之前通常用於生物學領域,相當成功。用於分析人類行為,算是一種革命性的嘗試。研究者表示,最有趣的地方是在於,這四種分類不是人類科學家決定的,而是演算法自己決定的。某程度來說,避免了人類科學家自己主觀的偏見介入。

 

  研究者希望這項發現能夠幫助詮釋人類的行為,從而制定出更好的政治、社會、經濟政策。我們都已經知道,與經濟學假設不同,人並非純然理性的行動,但人類的「不理性模式」是否還是能進一步進行分類跟預測呢?這就是「羨慕者實驗」想要我們思考的事情。

 

 

研究出處:

Humans display a reduced set of consistent behavioral phenotypes in dyadic games〉,《Science Advances》, 2016。

 

圖片credit:puzzlingpieces@flickr

你可能會喜歡

女老闆不等於女性主義老闆,停止這些虛偽的宣傳

生長在亞當足印裡的鑽石:《Diamond:鮮血、汗水與泥土,一部鑽石貿易的全球史》

奉獻自己的人活得更久也更幸福

文青賤貨本一家:《玩命直播》(Nerve,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