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輩搞爛了世界,現在你們卻怪千禧世代

媒體瘋狂製造「一代不如一代」的現象深植人心,就連年輕人也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有那麼糟糕。

 

  無論是台灣或者美國和英國,媒體往往將「千禧世代」(Millennials,泛指1981年至2000年出生)的年輕人塑造成抗壓性低、自我意識過剩、好吃懶惰、不服從、重視物質及娛樂等負面形象;媒體瘋狂製造「一代不如一代」的現象深植人心,就連年輕人也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有那麼糟糕。然而,這些對於「千禧世代」的批評和指責,其實是被創造用來隱藏父母輩過去犯錯的迷思。

 

  例如,三年前《TIME》雜誌曾刊登過題為「我我我世代:千禧世代既懶惰又自我感覺良好,結果卻與父母同住」的封面文章,但《TIME》卻沒有考慮到這篇文章的出刊時間,是千禧世代正處於失業型復甦的第四年(全球經濟大衰退的幾年後),他們所面臨的是高失業率、不斷累積的債務和毫無作用的社會安全網(Social Safety Net)。然而,媒體卻以誇張無知的文字,誣陷年輕人都是自視甚高且好高騖遠份子,只想找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

 

媒體往往將「千禧世代」的年輕人塑造成抗壓性低、自我意識過剩、好吃懶惰、不服從、重視物質及娛樂等負面形象。

 

  時間來到2016年,千禧世代如今已成為主要的選舉票源和經濟發展重心,媒體的報導方式也隨之調整,但這種「年輕人自視甚高和懶惰」的言論卻只是用更隱晦的方式呈現。瀏覽報章雜誌會發現,媒體對千禧世代的批評通常分為兩種:首先是針對具政治行動的年輕人,他們抗議居住正義、失業率或勞工權益等爭議性議題,而媒體往往用「為什麼現在年輕人愛抗議」等類似言論怪罪他們。

 

  而第二種報導則充滿了幸福和富足的年輕消費族群,諷刺他們喜愛追逐潮流風格勝過購買實用的東西,所以才不買房子和車子。而實際上,他們根本負擔不起這些昂貴的「實用東西」。

 

  這些敘述嘗試用更取巧地方式來怪罪千禧世代,但他們仍沒辦法精準地描繪年輕人真實的生活狀況。分析家對年輕人為何放棄理財、婚姻和買房仍然感到困惑不解,只能提出一些詭異的結論:像是「年輕人偏愛大都市,是因為那裡有很多娛樂活動和生活方式選擇」或「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小孩,是因為不能吃苦擔責任」。

 

上街抗議高失業率的西班牙青年。

 

  事實上,像「偏愛」和「挑三揀四」等字眼,仍主導著所有關於千禧世代的報導。而如果將所有定義集結在一起,會發現它其實是缺少選擇的結果。對於這些從經濟大衰退(Great Recession)後才進入職場的年輕人而言,所賺取的薪資不但比過去更低、職位流動性也更小,而且比現代歷史上任何世代還更需依賴長輩財務方面的幫助。許多千禧世代並沒有太多選項,而他們被批評的行為也只是對「毫無機會」所做出的無奈反應罷了。

 

  對四十歲以下的大多數人來說,自2008年全球經濟大衰退後的生活並不好過,但千禧世代儼然成為媒體筆下的替死鬼,將所有經濟衰退的罪責都推給他們。然而不幸的是,這是個後代也將共同承擔的結構性危機,所有人都應正視和解決問題,而不是讓媒體煽動製造階級和世代對立;否則,千禧世代會持續變老,而他們所面臨的問題也將繼續留給下個世代。

 

千禧世代面臨的是高失業率、不斷累積的債務和毫無作用的社會安全網。

 

 

圖片出處

Rachel Adams@FlickrUp WorthySMH

 

你可能會喜歡

只有白人青少年會被暴力電玩帶壞

在貧富不均的非民主國家裡談教育跟道德是否搞錯了什麼?《模犯生》

都市傳說「瘦長人」如何讓兩名少女受審?

亞洲人是棒棒模範移民,這種錯覺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