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就是愛吃肉

對多數人來說「吃肉」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圖為十六世紀荷蘭畫家彼得·阿爾岑繪製的《A Meat Stall with the Holy Family Giving Alms》。 

 

  有些人宣稱,人類的構造本來就是設計用來吃肉。他們認為吃肉的慾望存在於人類基因裡、人類有專門用來吃肉的犬齒,以及人類需要吃肉以攝取所需的營養素。再加上日常生活隨處可見的食肉文化和媒體報導,「吃肉」似乎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科普作家瑪塔‧澤拉斯卡(Marta Zaraska)在新書《肉食成癮:人類250萬年著迷於肉類的歷史與科學》(Meathooked: The History and Science of Our 2.5-Million-Year Obsession with Meat)裡,反駁了這派理論。

 

  澤拉斯卡指出,食草動物如大猩猩或獐鹿都有比人類更大和更銳利的犬齒;因此人類犬齒並不代表是特別為吃肉而生的,我們還缺少更重要的牙齒種類。打開狗的下顎,可以看見牠們嘴巴後方長著如鋒利刀片般、能完美切割肉類的裂齒(carnassial teeth),其他食肉動物像大型的獅子和老虎,乃至於小型的浣熊和家貓都擁有裂齒,但人類沒有。

 

  此外,人類所需的優質胺基酸(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不一定要從肉類攝取,從植物中也能輕鬆找到它們,澤拉斯卡列出黃豆、蕎麥、藜麥和馬鈴薯作為例子。而責任醫療醫師協會(Physicians Committee for Responsible Medicine)的尼爾.柏納德醫師甚至指出,當人們將飲食習慣從肉食改為素食後,維生素和其他營養物質的攝取量不減反升。當然除了一個例外:維生素B12。它僅見於肉類、蛋類和奶製品,但這對素食者並不算是問題(由於奶蛋製品),必要時只要吃含維生素B12的強化食品或服用保健品就能解決。

 

  因此,肉類並非維繫人體健康的必需品。

 

《肉食成癮:人類250萬年著迷於肉類的歷史與科學》書封。

 

  瑪塔‧澤拉斯卡撰寫《肉食成癮》主要是想瞭解為何全世界的人類如此渴望吃肉。她歸結出許多原因,包括遺傳傾向等生物學因素、家庭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甚至是學者卡蘿‧J‧亞當斯(Carol J. Adams)於九O年代提出的「食肉的性別政治」,都是人類愛吃肉的可能原因。

 

  而人類祖先為什麼開始吃肉呢?澤拉斯卡在書裡解釋,至少有一部分原因該歸咎於250萬年前的氣候變化。隨著降雨量減少,人類祖先原先仰賴的果實、葉子和花也變少,許多雨林轉變成為稀樹草原,富含營養的植物變少,而食草動物卻變多。在旱季難以獲得足夠食物的情況下,早期人類選擇了食用肉類,最終存活下來並進化成現代人類。「肉類並非生理需求。他們確實需要高質量的營養,而在當時肉類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她接著寫道。

 

動物因為人類持續高漲的口腹之慾遭受虐待或非人道屠宰,但我們似乎就是被「吃肉」這件事套牢難以抵抗。

 

  瑪塔‧澤拉斯卡在書中也建議,生活在現代擁有其他選擇的我們,能多食用蔬菜、豆類、水果和穀物,而不是殺害動物製成的肉類。她在此書以一組嚴肅的統計數據作為開頭:

 

  「即使有許多關於吃肉的警告,例如引發癌症、糖尿病和心臟疾病,但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數據顯示,2011年美國人每年平均吃下的肉製品,比1951年多出了61磅(約27.6公斤),等於一年多吃下122客的八盎司牛排。而在世界各地,人們對動物蛋白質的慾望同樣持續上升: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估計,到了2020年北美洲對肉類的需求將會增加8%(與2011年相比)、歐洲是7%,而亞洲則是驚人的56%。光是中國,肉製品消費從1980年至今就已經翻了四倍。」

 

  十九世紀初,西方人平均每年僅吃下22磅(約10公斤)的肉類;到了2013年,這個數字已經攀升到95磅(約43公斤),而美國消費者每人每年則平均吃下275磅(約125公斤)肉製品。雖然多數人都瞭解肉製品影響個人健康、全球氣候變化,動物也因為人類持續高漲的口腹之慾遭受虐待或非人道屠宰,但我們似乎就是被「吃肉」這件事套牢難以抵抗。

 

  澤拉斯卡提出了她的看法與建議:「民意調查顯示,人們開始改變飲食的種類,往往傾向於持續下去:一開始先轉成食用紅肉、接著雞肉、再來是魚類、最後變成奶蛋製品。」當然,她也承認由於各種因素,這種線性發展不可能順利地發生在每個人身上,但此作法至少能減少人類過度消費肉製品,也或許是戒除吃肉的最佳方式。

 

 

書籍資訊

書名:《肉食成癮:人類250萬年著迷於肉類的歷史與科學》(Meathooked: The History and Science of Our 2.5-Million-Year Obsession with Meat

作者:瑪塔‧澤拉斯卡(Marta Zaraska)

出版:Basic Books

時間:2016

 

 

圖片出處

Pop MattersHBOWikimedia

你可能會喜歡

一百年後重新來過:巴斯夏《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經濟效應》

文法變了,詞彙還沒:關於語言單一歷史的迷思

歐洲人還喜愛穆斯林的時候

讓性別的歸性別,考古的歸考古?《如何考古,怎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