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賣座電影《大犯罪家》,改編自上世紀80年代知名的黑幫犯罪實例──普契歐家族綁票殺人企業。普契歐一家表面上看起來完全就像是普通中產階級幸福家庭,父親阿基米德是執業會計師,母親伊碧法妮亞是數學教師,長子亞歷山卓是足球明星,還有善良懂事的三弟、跑去澳洲剪羊毛的二弟,跟乖巧可愛的妹妹。這樣的家庭,怎麼會是連續綁架勒贖、殺人滅口的犯罪一家呢?
這部電影有趣的地方就是在於,既可以深看也可以淺看。即使只注意最淺的部份,你也可以談談它有多麼阿莫多瓦、敘事剪接有多明快、配樂音效有多震撼。若深一點看,則可以探討片中核心人物亞歷山卓如何不敵父親的威壓,臣服於惰性與恐懼之下,淪為犯罪幫凶。但這些都稱不上是《大犯罪家》的核心議題,既然這是真人真事,那麼我們應該問的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罪犯?為什麼是阿根廷?
如果罪惡是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普契歐家族只不過是枝頭某一串有毒的果實而已。普契歐家的領袖阿基米德,並不是普通的會計師。他是胡安‧普契歐的兒子,胡安‧普契歐是阿根廷外交部長阿蒂略‧布拉姆格利亞的新聞室官員,而布拉姆格利亞則又是阿根廷總統裴隆任內起用的政治明星。如果講到這裡,你仍不了解為什麼追根究柢追到裴隆身上很重要,那麼提醒你:裴隆出身軍旅,是阿根廷在任最久的總統,執政長達十一年。70年代,裴隆在政治鬥爭中失勢,妻子接任後旋即被另一個軍方領袖魏德拉取代。魏德拉公認是個手段相對更為血腥的獨裁者,1985年他因為反人類罪被判處終身監禁,也是在這一年,普契歐家族長年以來的犯罪事業被警方掃蕩勦滅。
《大犯罪家》的西班牙文片名叫做《El Clan》,意為「氏族」,因為血緣或者共同利益而聚集在一起的人。這正是阿基米德‧普契歐給自己的犯罪集團取的名字。普契歐家的犯罪夥伴至少還有三到四人,其中不乏軍方背景人士,但不少因為證據不足而未被起訴。普契歐一家的犯罪遠因,恐怕可以往前追溯到祖父胡安‧普契歐踏入政壇的那一刻。儘管裴隆政府與魏德拉政府相比,不算是太專制,但就其本質依然是軍人政權,無法稱得上是真正的民主領袖。從裴隆過世之後,繼任的居然是他夜總會舞者出身的太太伊莎貝爾就可以看出端倪。
阿基米德‧普契歐有個稱號,叫做「瘋狂掃帚」(El loco de la escoba),事實上他確實也是軍政府長期以來的清潔工,幫助政府默默剷除掉礙事的異議分子。以此作為代價,政府對於他們的犯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有甚者,片中暗示某些官員私底下還瓜分了普契歐家綁架勒贖所得的贖金。換言之,阿根廷政府本身就是最大的黑道,只不過把犯罪的勞動外包給一些像是普契歐家族這類的「民營中小企業」而已。
因此,阿基米德‧普契歐始終拒絕認罪,堅稱自己是「愛國者」、「政治犯」,並不是沒有道理──「更大的罪犯還在當官,怎麼就只抓我呢?」阿根廷政治的轉型不正義,以及因此產生的種種荒謬案件,恐怕才是《大犯罪家》真正要探討的問題。在可笑、恐怖的黑色喜劇背後,隱藏著知識分子淪為國家級謀殺幫凶的不堪事實。
阿基米德獲判無期徒刑,在服刑期間他拿到了另一個學位──法律,服刑23年後出獄成為執業律師。按照他過人的精神力與強韌不催的神邏輯,當初獲罪入獄恐怕只是個技術上的失誤,只要自己像年輕時在布宜諾賽利斯大學研讀會計一樣精通法律就沒事了吧。
至於一生活在父親阿基米德陰影之下的亞歷山卓,他在監獄裡跟另一個明星罪犯賽吉歐‧史綽克蘭德成了好朋友。1981年,賽吉歐跟他的兄弟帕布羅一起親手殺掉了自己的父母,原因不明。弒親兇手賽吉歐在獄中帶領示威,要求人權,並且協助成立了布宜諾賽利斯大學下轄的學習中心。賽吉歐在獄中攻讀心理與法律,取得布宜諾賽利斯大學心理學與法律雙學位,出獄後成為律師,還因為改善獄中環境獲頒人權獎項,但很快的又再度捲入洗錢醜聞而身敗名裂。亞歷山卓也跟著賽吉歐一起研讀心理學,2007年終於得到假釋,但隔年就孤獨地病死在醫院裡,無人參加他的喪禮。
電影資訊
《大犯罪家》(El Clan)-Pablo Trapero,2016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