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最減碳?那可不一定

吃素最減碳?那可不一定。 

  

  人們經常宣稱「吃素食對自然環境有益」,理由是像牛或羊這類食草動物會排放大量的甲烷,一種比二氧化碳威力更強的溫室氣體。此外,若要生產同等數量的糧食,放牧牲畜所需的區域面積比農作物還大得多,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土地和森林被開墾用來發展畜牧業生產肉製品,導致自然區域的碳匯量大幅減少。

 

  但先停一下,這在複雜的的環境循環中是常見的情況,特別是那些因人類活動而改變的,但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而已。儘管「反芻動物排放大量甲烷」是不爭的事實,它在農業排放總量中佔據最大比例,但它並非是與人類農業相關的唯一排放源。

 

相比於牧場,農田普遍使用大量的無機化學肥料;這意味人們吃越多植物,就會產生更多氧化亞氮的碳足跡。

 

  相比於牧場,農田普遍使用大量的無機化學肥料;這意味人們吃越多植物,就會產生更多氧化亞氮的碳足跡:氧化亞氮是另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會藉由化學肥料分解而排放。因此,對環境最友善的飲食並不只是單純的放棄牛排或羊排,我們還必須考量生產食物地方的土壤種類和耕作方式。

 

  氧化亞氮的排放來自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其中包括有機化合物(有機肥、土壤有機物質)和化學肥料(主要是無機氮)。這表示對溫室效應產生最巨大的影響,是食用被關在牲口棚並以飼料餵養的家畜動物(例如用玉米粉餵食肉牛),而不是那些放牧在草原的動物。這種情形環境是一種雙重打擊,因為飼料導致了氧化亞氮的排放,接著動物再排放出甲烷。

 

對溫室效應產生最巨大的影響,是食用被關在牲口棚並以飼料餵養的家畜動物,而不是那些放牧在草原的動物。

 

  另外,要考慮的另一個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健康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機化合物,它們有助於減少侵蝕、提高蓄水能力(抵抗旱災),並且是儲存養分的倉庫,從而減少對化學肥料的需求。當人類開墾土地時,土壤有機質數量會明顯地減少,而且由於土壤有機質是約50%至55%的碳所組成,開墾土地不僅侵害了土壤健康,更讓溫室氣體從土壤釋放到大氣。而植物能恢復土壤有機質的含量,並隨著生長帶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它們死後,其生物質會滲進土壤裡並轉換成土壤有機質。

 

  因此,種植農作物來儲存更多的碳,聽起來是個非常吸引人的想法。然而,遺憾的是耕地土壤比天然土壤少了70%以上的有機物質,因此農田實際上是個溫室氣體發射場。相反地,用於放牧動物的土壤具有更高的有機質含量,大致與天然土壤相同。這可能是由於大多數的放牧系統是常設性牧場,那裡的植物不斷地生長因而增加了土壤有機碳庫。

 

  我們有90%的能源攝取直接源自於土壤,因此農業耕作方式顯然對土壤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我們關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那麼更該瞭解保護土壤的重要。最好的做法也許是跟非集約農業(沒有頻繁耕作或大量室內飼養動物)的當地供應商採買食物(以減少食物里程)。了解我們的食物是如何生產,並選擇可持續購買的選項;無論是吃肉或吃素,這些微小的選擇都能拯救土壤。

 

 

 

圖片出處

Found AnimalsModern FarmerThe GuardianRoad Communications

 

你可能會喜歡

古希臘人如何幫狗取名字

神經科學不能告訴我們的那個自己

如何像中國政府一樣擊潰批評你的人

為何我們離不開「生機飲食」的商業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