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於人工智慧的恐懼

「一部機器有可能思考嗎?」這則問題從最初就籠罩了電腦科學界。

 

 

  前陣子掀起熱議的「圍棋人機大戰」,最終Google DeepMind研發的人工智慧系統「AlphaGo」擊敗韓國九段棋手李世乭,震驚全球專家。確實,各領域大多數的專家都衷心期盼奇點(singularity)能早日降臨,或許這種超越人類智慧的科技,能以更快的速度和運算能力解決現階段的困境:解析人類基因密碼、治療絕症、甚至讓人類長生不老。但這是以人工智慧博愛且無私為前提的想像,若它們並非我們所想的友好和仁慈呢?

 

  首先「一部機器有可能思考嗎?」這則問題從最初就籠罩了電腦科學界。1950年艾倫‧圖靈(Alan Turing)提出判斷機器是否能夠思考的著名試驗「圖靈測試」,1955年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發明「LISP」程式語言,同年在達特矛斯會議上提出了「人工智慧」概念。接著1960至1970年代,人工智慧研究者開始用電腦來識別圖像、翻譯語言和理解自然語言指令,由此誕生了「電腦最終將發展成為能思考和說話,並會因此開始作惡」的看法,而這種恐怖的想像也開始出現在主流大眾文化裡。

 

1966年約翰‧麥卡錫舉辦了一系列與電腦對弈的比賽。

 

  1968年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和1970年的《巨人:福賓計劃》(Colossus: The Forbin Project)裡,都出現了大型電腦將世界帶往核毀滅邊緣的劇情;類似的主題也出現在十三年後的《戰爭遊戲》(WarGames)中,該部電影的情節嚇壞了美國政壇,催生了三年後著名的《電腦詐欺及濫用防制法》(CFAA)法案。自此之後,關於擁有超級智能的機器意圖統治世界,甚至失去控制殺戮人類的恐懼,深植在所有人的心底。

 

  但就在人工智慧研究還未實現其終極目標之時,研究資金逐漸枯竭,開始了一段漫長的「人工智慧寒冬」。即便如此,1980和1990年代有關智能機器的話題,由作家們承接了下來,像是科幻小說家弗諾‧文奇(Vernor Vinge)將奇點的概念普及化;同時期還有研究機器人的學者漢斯‧莫拉維克(Hans Moravec)和工程師企業家雷蒙德‧庫茲威爾(Raymond Kurzweil),他們三人思考著更遙遠的夢想:當電腦能夠獨立思考並制訂方法來達成目標時,它將有可能也具備反思的能力,並藉此修改軟體使自身變得更加智能化。甚至在不久之後,這類型電腦將能夠設計本身的硬體設備。

 

  如果真如庫茲維爾描述的那樣,這將會開啟一個美好的新時代。但是,我們也能看到專家抱持與樂觀態度完全相反的論點。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就曾警告,正因為人類無法與先進的人工智慧競爭,奇點的降臨很可能意味著「人類末日」的到來。

 

電影《2001太空漫遊》裡擁有人工智慧的超級電腦「HAL 9000」用來觀看外界的攝影鏡頭。

 

  Google和Facebook這些主要的科技公司,近年來不斷積極投入資源,希望讓自家電腦更為智能,為公司帶來突破性的優勢。但至今仍未出現相近於超級智能的機器,也沒有接近普通用途的技術,甚至一條明確實現的途徑都不存在。對人類而言,的確沒有什麼理由擔心和懼怕。但是,即便超級智能出現的機率和時間或許還需要很久,若不採取防範措施也是不負責任的想法。

 

  就如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電腦科學教授斯圖亞特‧羅素(Stuart J. Russell)所言:「我認為有件人類不應該做的事情是,在考慮清楚任何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前,不應盡全力去打造一台超級智能機器。這麼做似乎不太明智。」假若人類期盼擁有無限的智能技術,那麼最好也是最應該的事情,是弄清楚該怎麼讓機器與人類的需求一致。

 

 

圖片出處:

Technology ReviewStanford

 

 

你可能會喜歡

聲音如何不知不覺地改變你的情緒

如果一個App不用錢,那麼它賣的就是你

瑪麗蓮夢露與她未曾寫完的詩

創作者的永恆恐懼:《巴頓芬克》(Barton Fink,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