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約翰‧哈蒙德(John Hammond)還只是個十歲的小男孩時,就愛上了被稱為「爵士樂」的音樂。出身富裕家庭的哈蒙德,每天放學不是馬上回到曼哈頓的豪宅,而是搭上公車前往另一個貧窮、黑暗卻充滿生命力的地方:哈林區。對年幼的他來說,這裡才是真實的世界,而這是1920年代的事情。
十多年後時間來到1930年代,這時的哈林區已經取代了芝加哥南部,成為美國爵士與藍調音樂的重鎮,青年才俊的哈蒙德仍會從富人區來到這裡,聽音樂、玩耍和交朋友。1931年,他不顧父親反對從耶魯大學休學,進入正蓬勃發展的唱片業。為了獲取成功,他需要發掘新的音樂人,並為他們發行唱片。因此,他每天穿梭在紐約的大街小巷,從格林威治村到哈林區,日夜尋找被埋沒的天才。
在1933年二月的某天晚上,哈蒙德敲開了133街的一扇門,這裡是他一位歌手朋友莫奈‧摩爾(Monette Moore)新開的地下酒吧,哈蒙德前來聽她演唱。但摩爾當天卻因故沒有演出,替代她表演的是一名叫比莉‧哈樂黛(Billie Holiday)的女孩。哈蒙德從沒聽過這個名字(也代表所有人都沒聽說過),但她卻讓哈蒙德屏息聆聽。當時只有17歲的哈樂黛身材高挑,擁有超乎尋常的優美嗓音與毫不畏懼的舞台架勢。她的音樂讓哈蒙德渾身顫抖,慵懶的歌聲飄蕩在煙霧繚繞的空氣中。她不僅僅是在唱歌,而是用自己的聲音演繹歌曲。哈蒙德說:「我當時陷入不知所措的狀態。」
就這樣,比莉‧哈樂黛成為哈蒙德星探生涯中的第一個重大發現。後來陸續挖掘培養了許多有影響力的爵士音樂家:包括有「搖擺樂之王」(King of Swing)稱號的班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搖擺樂鋼琴家泰迪‧威爾森(Teddy Wilson)、將顫琴帶入主流演奏的樂隊團長萊諾‧漢普頓(Lionel Hampton)和吉他天才查理‧克理斯汀(Charlie Christian)等人。
哈蒙德對音樂天才有著過人的感知。回到哈林區的那一夜,從沒有人告訴哈蒙德一定要看看比莉‧哈樂黛的演出;她沒有任何歌迷、也沒有經紀人幫她接洽,更別說為她錄製唱片。但是,就在看到哈樂黛的那一刻,哈蒙德已經知道她將成為巨星。沒有原因,就是一種預感。
發掘人才的能力是一種難以理解、極其珍貴並被讚譽的天賦。例如人們喜歡聽到棒球教練發掘不穩定的年輕投手成為大球星;老闆發現在包裹收發室工作的新人有領導的才能;樂團指揮選中默默無聞的樂手擔綱獨奏演出的故事。我們也都樂於認為,有些人生來就是具備發現別人才華的能力。然而,尋找天才的另一種截然不同做法,是仰賴數據與分析。它不依靠無形的直覺,而是促使人們用大腦理性分析。透過數據分析找到天才,雖然不會產生動人的傳奇故事,但更有效率。這就是為什麼儘管人們都有用直覺找尋天才的偏好,但現代社會各個領域中,單純用直覺尋找天才的例子已經越來越少的緣故。
2003年麥可‧路易斯(Michael Lewis)出版的《魔球》(Moneyball)一書,衝擊了我們對直覺的偏好,該書已經成為商業管理、職業體育等廣泛領域的參考書。《魔球》描寫了財務短缺的美國大聯盟奧克蘭運動家隊,出人意料的戰勝其他規模更大、更有錢的球隊,進而取得成功的故事,球隊總經理比利‧比恩(Billy Beane)成功的秘訣就是數據分析。
他發現當評估一名棒球選手時,即使是經驗豐富的球探判斷也並不可靠,於是他找來專業的統計學家,幫助球隊尋找其他被忽視的優秀球員。雖然在職業選手和教練面前,數據分析師只是棒球門外漢,但他們卻不容易受到虛幻的感覺影響。比恩曾說:「我沒辦法相信用眼光比數據更準確的理論。因為當我看到魔術師從帽子裡變出兔子時,我清楚地知道兔子其實不在帽裡。」
體育領域當然不是唯一使用數據分析尋找人才的產業。在過去,音樂界的確是以專家直覺來運作的,像約翰‧哈蒙德就是一名典型的「星探」。在流行音樂的巔峰時期,星探彷彿是一份夢幻工作,如果你成功挖掘了幾個音樂明星,人們就會讚賞你靈敏的耳朵,並捧上一筆豐厚的報酬。但是,今日的星探卻要與各種數學演算法競爭了。
現代的唱片公司經常透過Facebook、Twitter等社群媒體,再加上Spotify、Shazam等串流平台的數據分析,並將資訊轉化為製作新唱片的依據。像紐約的「Next Big Sound」公司就是眾多向唱片公司提供數據分析服務的公司之一,該公司宣稱他們能夠預測85%藝人的唱片銷量,誤差值在20%以內。雖然這個說法聽起來好像沒有很厲害,但對比其他著名星探的誤差已經很客氣了。
過去的音樂產業的確讓很多年輕藝人成為巨星,但同時也存在許多沒辦法餬口的音樂人成為犧牲品。現代的唱片公司,在未經證明的音樂人身上壓下大筆資金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少,一方面是現在的唱片公司沒有足夠的資金可供揮霍,而更大的原因還是他們已經開始透過數據分析來降低商業風險。
但為什麼儘管有準確周密的數據,我們依然堅持相信直覺呢?
事實是,在任何領域都一樣,預測個人表現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對專家來說也一樣:根據研究表明,工作經驗並沒有辦法讓像是醫師、行銷人員、面試官、法官們作出更好的預測。組織心理學家史考特‧海豪斯(Scott Highhouse)估計,管理者能否成功的因素中,大約只有30%的變異可以預測,剩下的都只能看運氣。就如氣象專家根據龐大的數據庫分析,也僅能預測出幾天後的天氣。而要準確預測人類活動則更為複雜和困難;不過若直覺經歷過良好訓練,它的確能發揮其作用。而數據如果被聰明的使用,則可以完全客觀的反映過去表現和能力。
哈蒙德的星探生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入伍而暫時中斷,當戰爭結束回到紐約後,他花了幾年時間尋找方向。期間他與妻子離婚,對爵士樂的興趣也不如從前,而將重心放在發行古典音樂唱片上。不過在1959年,哈蒙德受朋友邀請回到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擔任星探,雖然只領取象徵性的薪酬,但可以不受限的挖掘自己喜愛的音樂人才。對哈蒙德來說,他要做的事情就和以往一樣:追尋真正的音樂。
1960年,一名音樂家寄給他錄有幾首歌曲的demo帶,其中最後一首歌是鋼琴伴奏和女歌手的演唱。哈蒙德沒聽進去此前的歌曲,除了這名女孩。他隨即趕赴底特律,找到了她: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隨後幫她發行專輯;1967年,哈蒙德在切爾西飯店的客房內,聽完一名加拿大詩人演唱幾首歌後立刻簽下他,這名詩人叫做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1972年,哈蒙德簽下一名來自紐澤西州的年輕歌手,他叫做布魯斯‧斯普林斯廷(Bruce Springsteen)。
1961年,哈蒙德在為卡洛琳‧海斯特(Carolyn Hester)錄製首張專輯的排練中,他發現自己被海斯特帶來旁邊幫忙的清瘦小夥子迷住了。後來,哈蒙德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說道:「我看到這個戴著尖頂帽的小子,口琴吹的也不是特別突出,但我就是被他吸引了。」哈蒙德對這個年輕人問:「你能唱歌嗎?你有在創作嗎?要不要來我們的錄音室試試看?」
哈蒙德深信,這個年輕人將會是他畢生簽下最耀眼的明星,雖然他的同事們都不這麼認為。年輕人的首張專輯發行後銷量並不亮眼,其他哥倫比亞公司的高層也開始私下叨念有關「哈蒙德的蠢事」,但哈蒙德不斷對高層強調保持耐心。在排練的那天,他感覺到了某些東西,並堅信自己的直覺不會錯:「當時我就坐在旁邊想:『多麼棒的音樂人啊,邊彈著吉他邊吹口琴,他會成為獨一無二的人物。』而這只是亮點的一小部分而已。」
這名戴著尖頂帽的年輕小夥子,叫做鮑勃‧迪倫(Bob Dylan)。
參考報導:Intelligent Life
圖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