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與他們最愛的科幻作品

科幻小說不僅是對太空的幻想,它還能教育、啟迪與拓展我們對宇宙的認知,因為宇宙很有可能就是我們想像的那樣。 

 

  敘述著奇妙的外星世界和夢幻的未來技術,科幻故事早已迷倒了全球觀眾。但是科幻小說不僅是對太空的幻想,它還能教育、啟迪與拓展我們對宇宙的認知,因為宇宙很有可能就是我們想像的那樣。

 

  現在,一批科學家也分享了他們最愛的科幻小說或電影,並告訴我們是被哪部分吸引;而且對部分科學家來說,這正是他們走上科學家這條路的原因。

 

 

多倫多大學天文學家:布萊恩‧加斯勒(Bryan Gaensler

 

  最愛的科幻作品:《4=71》(Time for the Stars)-羅伯特‧海萊因(Robert A. Heinlein)

 

羅伯特‧海萊因撰寫的《4=71》小說封面。

 

  早在硬科幻時代(Hard Science Fiction,科幻作品中強調科學細節和科學細節合理性的分支)來臨前,羅伯特‧海萊因就已經將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寫成受年輕人喜愛的科幻小說。

 

  在《4=71》中,地球透過「火炬艦隊」以接近光速前進探索銀河中可居住的星球。而艦隊與地球的通訊方式則透過雙胞胎的心電感應進行溝通,將一人留在地球上,另一人則隨著艦隊航行。因為心電感應具有即時性,能克服遙遠距離所造成的延遲問題。

 

  但問題在於火炬艦隊飛行的超高速航行,艦隊的時間過得比地球慢很多。湯姆在艦隊上可能只過了幾個月,但留在地球的孿生兄弟派特卻已經過了幾十年,到最後兩個人的心靈連結弱化,而無法輕易的連繫上。愛因斯坦所提出的時間膨脹使他們漸行漸遠,無論心靈或身體都是。

 

 

 

蒙納許大學天文學家:邁克‧布朗(Michael Brown)

 

  最愛的科幻作品:《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

 

  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執導的《2001太空漫遊》內容包括人類進化、太空、外星生命和人工智慧。此片正逢阿波羅11號登月的前一年上映,奧斯最佳特效獎頒給了這部帶給人類美好願景的電影。

 

  2001年也具有它的時代意義。1960年代美國太空總署(NASA)每年大約消耗美國聯邦預算的4%,如果太空任務繼續進行,也許人類就能在2001年看到巨型的國際航空站。

 

 

  電影中的技術有些超越了今日所擁有的,有些則遠遠落後。比如說電影中最讓邁克‧布朗教授難忘的角色,莫過於那台領先現代所有電腦,具備人工智能的超級電腦赫爾(HAL);然而,我們卻看到在月球上的太空人依然使用著底片相機,而不是數位相機。

 

 

 

福林德斯大學太空考古學家:愛麗絲高曼(Alice Gorman)

 

  最愛的科幻作品:《沉寂的星球》(Out of the Silent Planet)-C‧S‧路易斯(C. S. Lewis)

 

雖然C‧S‧路易斯不是一名科學家,但他擁有前現代宇宙觀的豐富知識,使他對太空旅行的想像有一番獨特風味。

 

  1938年出版的《沉寂的星球》,是C‧S‧路易斯創作的科幻小說三部曲「太空三部曲」的首部曲,它甚至比人類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還早二十年問世。雖然C‧S‧路易斯不是一名科學家(他是鑽研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教授),但他對前現代宇宙觀的豐富知識,讓他對太空旅行的想像有一番獨特風味。

 

  故事中的主人翁蘭森(Ransom)博士,被邪惡的天才科學家韋斯頓(Weston)綁架去了一趟火星之旅。在密閉的球形太空飛船裡,他察覺到一個不斷的清脆微弱噪音。這是經過太空垃圾以前,微型流星雨撞擊到太空船鋁製外殼的聲響。

 

  蘭森在一片死寂的黑暗中,與世界完全隔絕。而他在這樣的太空中,啟示到熟悉的快樂,沒有死亡而是一片「光輝的海洋」,無數的後代子孫正從地球看著他:「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湧入身體,是因為這片海洋嗎?」

 

 

 

蒙納許大學天體物理學家:鄧肯‧加洛韋(Duncan Galloway)

 

  最愛的科幻作品:《環形世界》(Ringworld)-拉瑞‧尼文(Larry Niven)

 

《環形世界》描述四位冒險者共同探訪了神秘的圓環世界:一個圍繞著恆星的巨大人造環狀結構。

 

  《環形世界》描述四位冒險者共同探訪了神秘的圓環世界:一個圍繞著恆星的巨大人造環狀結構。人造世界是一個環的形狀,對應地球到太陽距離的半徑。像山一樣高的牆上支撐著每一側,表面則裝飾著多種外來植物和動物。

 

  主角透過與外星人交易物資,獲得超光速驅動器來到環形世界,並使用遠距離傳送和自動化的醫療設備。充滿高科技的故事顯然是很有吸引力的:許多當代的問題,如個人交通、人口過多、疾病與死亡,透過先進的技術都解決了;當然,也有新的問題出現。

 

  《環形世界》敘述的範圍很廣,並提出了一些大膽的想法,這本書從四十年前一直到今日,讀起來仍舊讓人興奮。因為《環形世界》這本書,某種程度讓鄧肯‧加洛韋成為了天體物理學家。

 

 

 

澳洲核子科學與技術組織行星科學家:海倫‧梅納德-凱斯莉(Helen Maynard-Casely)

 

  最愛的科幻作品:《銀河便車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

 

對海倫來說,閱讀《銀河便車指南》能啟發靈感,讓她從別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無論你是在廣播劇聽到,讀過小說或看過這部電影,一個倒楣的英國人想用自己的方式逃離爆炸的地球穿越宇宙,這完全是NERD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份。

 

  這本書的核心和特點在於「角色」,譬如耍憂鬱的機器人馬文,以及主角與外星人在世界各地遊歷(當然包括所有實驗室)。這跟現實生活很像,因為不管走進任何的實驗室裡,都會有個兩顆頭的超耗電長官,頭腦大得跟行星一樣,而且他們都希望別人不要打擾他們。

 

  對海倫來說,閱讀它能啟發靈感,讓她從別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重要的是,儘管身陷窘境:莫驚慌。

 

 

新南威爾斯大學演化生物學家:羅伯‧布魯克(Rob Brooks)

 

  最愛的科幻作品:《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彼得‧威爾斯(Peter Weir)

 

  這或許是非常奇特的答案,但1998年喜劇電影《楚門的世界》貨真價實是個微型反烏托邦世界。對於布魯克來說,這部作品就像是特別版的《1984》。

 

  楚門是個孤兒,被豢養在大型攝影棚構成的孤島裡。一舉一動,甚至擇偶求職,都被上帝(楚門生活的實況電視節目製作人)控制。最後楚門終於發現自己的生活是場秀,努力划船直到出口,掙脫了這個衣食無憂,但是沒有自由的生活。

 

  「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部電影再度讓人想起了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古老爭論。」布魯克說,「當年我還是個學生,對於生物演化的『生物決定論』議題感到困擾。因為這顯然阻礙了自由與進步的思想。」

 

  「我記得我是自己去看的電影,趁著研討會的空檔。我滿心振奮,決心多做些科普寫作,因為導演威爾斯提醒了我,自然與建構、決定論與自由意志中間,仍有可以翻轉之處。」

 

  楚門最後的低語,證明凡事仍有可為:「你休想在我頭上放攝影機!」

 

 

 

雪梨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傑蘭特‧路易斯(Geraint Lewis)

 

  最愛的科幻作品:《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 G. Wells)

 

  在愛因斯坦告訴我們時間與空間都具有延展性的十年前,威爾斯給了讀者時間旅人的冒險。我們永遠不曉得這個生活在維多利亞時代的科學家,他如何解釋「時間和任何空三維空間之間並沒有區別」,並且製造一台時光機去探索全新的世界。傑蘭特‧路易斯說自己不是因為愛因斯坦才認識到空間與時間的非絕對性,而是從這本書,以及該書的現代化身:《超時空博士》(Doctor Who)。

 

在愛因斯坦告訴我們時間與空間都具有延展性的十年前,威爾斯給了讀者《時間機器》。

 

  時空旅人不會改變過去,而是對歷史事件的偷窺,並進入未知的未來。而威爾斯所描寫的未來卻一點也不光輝燦爛!當時空旅人發現進化將人類一分為二,艾洛伊人生活在地面,體態嬌弱退化,但卻比生活在地下的莫洛克人擁有更多的資源。

 

  當時空旅人擺脫混亂再往未來前進,他看見的是生命的末日之際,一顆膨脹紅色太陽,然後他終於回到了維多利亞時代相對安全的倫敦。這種對未來的科學眼光讓傑蘭特‧路易斯吃驚,探討時間本質的內容也一直留在他的腦海裡。在故事的結尾,旅人繼續探索著未來。

 

 

 

 

參考報導:The Conversation

 

你可能會喜歡

很久很久以前,全世界的撞球台天天著火

是數據?還是預感?

你的狗兒來自何方?犬品種樹或許提出了解答

邊/界:12個國家的美麗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