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總是選出白痴?

從邏輯上來看,人民會希望有個以最佳方式運行國家的聰明人;但很抱歉,根本沒有。

 

文|Mumu Dylan

 

  2015年英國大選已經落幕,原本民調顯示保守黨與工黨的支持率旗鼓相當,但結果最終由保守黨拿下最多席次,還領先工黨近100個席位。

 

  神經科學博士迪恩‧柏奈特(Dean Burnett)在選舉期間發表了一篇探討政治與心理學的文章,直指「為何大家都選出白痴?」很明顯的,做一些愚蠢決策或失言並不會阻礙其政治前途。更不幸的是,的確有好幾種心理機制會使白痴獲任政治高位的機率提高。

 

  從邏輯上來看,人民會希望有個以最佳方式運行國家的聰明人;但很抱歉,根本沒有。其實這也不能全怪政客,而更多時候是選民的心理過程導致了這種現象發生。

 

本文選圖僅代表政治人物不代表白痴。

 

  許多研究都證明了擁有自信的人更有說服力。大多數研究側重於法庭上的情況,而對陪審團來說,一個自信的證人說詞比起一個緊張又猶豫的人更有說服力(這顯然地對公平正義來說是種令人擔憂的影響),這種現象也已經被二手車銷售員及房仲運用了好幾十年。而政治家都清楚知道這種特點,因此他們平時就接受許多的公關處理及媒體訓練;他們遇到任何事情總是盡量顯得信心十足,並承諾或保證也許他們做不到的事。

 

  然而達克效應(D-K effect,一種認知偏差現象)則表明,不太聰明的人通常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信心(相反地,擁有聰明才智的人卻未必擁有這種自信)。這些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會沉浸在自我營造的想像中,高估自己實際的能力而做出錯誤判斷,甚至渾然不覺自己的缺陷和無知。

 

政客都清楚知道這種人性特點,因此遇到任何事情總是盡量顯得信心十足,並承諾或保證也許他們做不到的事。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個「內建」超凡自信的人物來公開代表政黨,聰明的人在很多方面都會是個糟糕的選擇。儘管這違背常理,但研究顯示當一個有自信的人被指正是錯誤或撒謊,他們雖會被認為不甚可靠,但仍比一個沒自信的人值得信賴。

 

  再加上政治涵蓋了思想、文化、社會、歷史、經濟等多種因素,要有效地運行數千萬具有不同要求和需求的國家,其實是個非常繁複的工作。當有這麼多變數需要考量,但又無法全數都寫成新聞稿時,「個人特質」便會成為脫穎而出的關鍵。

 

  強烈的個人特質對一個需要積極影響的事情(如選舉)來說是強大的動力,但如果某些知識豐富的人,開始談論像財政利率或健保赤字管裡這類艱澀的事情時,反倒會與那些不明白或沒跟上問題的人們疏遠。因此,如果這時有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他能用簡單的解決方案或承諾來解決複雜的大問題時,就會顯得更加吸引人。

 

研究顯示當一個有自信的人被指正是錯誤或撒謊,他們雖會被認為不甚可靠,但仍比一個沒自信的人值得信賴。

 

  至於為何簡單的方案可以唬弄選民,帕金森瑣碎定理(Parkinson's Law of Triviality)說明了這件事:人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專注於一些他們早就明白的小事,但對於未知又複雜的重大議題反而不願瞭解。也就是說,這些瑣事提供了相當規模的貢獻和影響力,重點是人們喜歡。因此,當一個不太聰明的人把大問題歸納簡化(但不精確)為零碎的片段時,他將成為潛在的選舉贏家。

 

  再加上一般人很喜歡攀關係,像美國前總統小布希有個特質是:人們覺得自己可以跟他一起喝啤酒,也因此民眾常誤認為自己與他有種特殊的情感連結;精英主義則恰恰相反,使多數人覺得格格不入。大多數人也特別容易出現潛意識的偏見,偏好自己所屬的「群體」。人們因為不喜歡被告知自己不願聽到的事實,所以往往不會正視實際證據和事實,而是用各種神邏輯來說服自己。

 

選出笨蛋就現實而言是一個不幸的情況,但它似乎就是人心的運作方式。

 

  此外,人們也清楚地意識到社會地位,需要用高人一等的感受來保持自我價值感。如果有人以較聰明的方式說出複雜的東西,抑或是令人不舒服(但正確)的事實是不會吸引任何人;而不太聰明的人往往不會挑戰別人的想法,他們只會用簡單的說法來支持固有的偏見,並且否認一切令人難受的事實。

 

  選出笨蛋就現實而言是一個不幸的情況,但它似乎就是人心的運作方式。換個角度思考,既然全世界的政客都是笨蛋,那麼,其實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圖片出處

YahooAntiWarETtodayerictpe01@pixnet

你可能會喜歡

化妝的女人能被當一回事嗎?

美貌與其意料之外的副作用

給我你的音樂清單,我就能說出你是怎樣的人!《好音樂的科學II》

在小孩面前罵髒話其實不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