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臺灣的新婚女性大約有六分之一來自國外,俗稱「外籍新娘」[註1]。社會上普遍的看法是,社經地位較低的男性迎娶中國籍或東南亞籍配偶的機率較高。這種看法已得到許多學術研究的驗證。學術界的另一個共識是,當一個地方的未婚男性多出未婚女性愈多時,對於「外籍新娘」的需求愈大 [註2]。因此,社經地位與可婚配人口性比例很大程度解釋了這些臺灣新住民的的分布。除了這些已知的解釋以外,空間分析能夠帶來什麼新的洞見嗎?
刊載於《人口學刊》38 期的〈台灣外籍新娘之空間分析〉,私以為是臺灣社會學領域至今運用空間分析最成熟的研究。在正式介紹這篇文章之前,我得先說明一下作者使用「外籍新娘」這個詞彙並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由於這篇文章分析的對象是「結婚未滿三年的女性外籍配偶」,因此使用「外籍新娘」有助於行文的簡便。不過,當我引述這個詞彙時會加上引號。
這篇文章的作者認為,「外籍新娘」的分布除了受到社經結構與可婚配人口性比例的影響,還存在所謂的鄰近效應。鄰近效應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首先,當鄰近地區出現愈多迎娶「外籍新娘」的家庭時,隨著互動與接觸增加,人們較容易減少對於「外籍新娘」的歧視態度,進而增加迎娶「外籍新娘」的意願。再者,跨國婚姻多透過親友介紹或與仲介者接觸,而親友或仲介者的人際關係網絡相當依賴鄰近關係。因此,鄰近關係對於資訊的流動也造成影響。
這篇文章採用三種方式界定鄰近關係,分別是:行政區邊界的鄰接關係、最短路徑的距離、通勤流量的大小。此外,作者進一步將都會區、平地、山地的鄰近關係分開來考慮。他們利用空間迴歸模型檢驗鄰近效應的概念,如下列式子所示:
Y2001-2003 = ρ*WY1998-2000 + Xβ + ε
其中,Y2001-2003 為 2001-2003 年期間特定「外籍新娘」佔新婚女性的比例,分為中國新娘 [註3]、東南亞新娘與其他國籍新娘三種;WY1998-2000 表示鄰近地區於 1998-2000 年期間特定「外籍新娘」佔新婚女性的比例,也分成三種;X 包括社經結構的變數、可婚配人口性比例、及其他控制變數;ρ 為鄰近效應的係數;β 為自變數與控制變數的迴歸係數;ε 為誤差項。
這篇文章的主要發現如下:
(1) 一個地方的男性平均教育年數愈低、平均所得愈低、可婚配人口性比例愈高,則中國新娘或東南亞新娘的比例愈高。這與過去文獻的發現一致。
(2) 中國新娘或東南亞新娘皆有鄰近效應,其他國籍新娘則無。
(3) 鄰近地區的中國新娘對於觀察點的東南亞新娘沒有影響,但是鄰近地區的東南亞新娘與觀察點的中國新娘之間為負向關連。
(4) 都會區的鄰近效應最強,平地次之,山地沒有鄰近效應。
若要我舉出這篇文章的美中不足之處,莫過於作者將一個地方的中國新娘與東南亞新娘視為互相獨立的事情,而未考慮兩者之間是否存在替代效果。倘若中國新娘與東南亞新娘被市場視為是同質的,那麼其中之一的「市佔率」愈高,另一者的「市佔率」就會愈低。因為兩者可以互相替代。反之,若中國新娘與東南亞新娘被市場視為是異質的,兩者的「市佔率」應該互不相干。作者輕而易舉就可以檢驗這個重要的問題,可惜他們並沒有嘗試。
無論如何,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與第二作者都是相當傑出的學術新秀。他們以後的成就,相當令人期待。
作者註
[1] 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的「外籍新娘」並不包括中國籍。不過,一般民間的觀念以及學術研究都將中國新娘納入「外籍新娘」的範疇。這裡指的六分之一也包括中國新娘。
[2] 參見:駱明慶(2006),〈教育成就的性別差異與國際通婚〉,《經濟論文叢刊》,34:1,79-115。
[3] 不包含港澳新娘。
圖片credit:
封面圖-可人 賴@flickr、圖表-〈台灣外籍新娘之空間分析〉(人口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