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民謠歌手:被時代所低估的Dave Van Ronk

Dave Van Ronk一生雖未大紅大紫,但他堅定的實現了自己年輕時所立下的志向直到終老:成為一個民謠歌手。

 

 

文|Mumu Dylan

 

  今年初在台灣上映由柯恩兄弟所導的音樂電影《醉鄉民謠》(Inside Llewyn Davis),觀影前也許會認為是部講述Bob Dylan前往紐約發展的故事(畢竟預告片配樂正是Bob Dylan演唱的〈Farewell〉),不過實際上劇情是根據另一個美國民謠歌手Dave Van Ronk過世後發行的自傳《The Mayor of MacDougal Street》所改編並結合歌手本身的趣聞軼事,上映後獲得普遍影迷及各大獎項的肯定和喜愛。但觀影完後,雖然我們對Oscar Isaac所飾演的虛構人物Llewyn Davis印象深刻,卻仍不禁問起:「Dave Van Ronk到底是誰?

 

由攝影師Jim Marshall所拍的Bob Dylan、Suze Rotolo、Dave Van Ronk三人合影。

 

  Dave Van Ronk儘管有著像是荷蘭人的名字,但他是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的愛爾蘭後裔。年輕的時候他初次踏入格林威治村時,本來以為會看到茅草屋頂和木框窗戶的半木結構小屋,但在他眼前的卻滿是不修邊幅,也許還蓄著鬍鬚的詩人、畫家、無政府主義者和癮君子。當時的他簡直嚇壞了,因為這裡與他熟悉的布魯克林有著截然不同的風貌。然而,格林威治村卻自然地成為了他的歸宿,這裡有著如血親般緊密的音樂氛圍、政治傾向和社會理念。在這裡他吸取了豐富的音樂經驗、結交了許多爵士樂團朋友,偶爾還會與商人或水手來一場橫跨美國的公路旅行。

 

  但弔詭的是雖然Dave Van Ronk身處對的環境(格林威治村的音樂場景)、在對的時間(當時鄉村民謠音樂受到市場歡迎)、做對的事情、也唱著對的歌給口味相同的樂迷聽,但他就是沒有足夠的魔力走紅,又或者只是不走運罷了。

 

Dave Van Ronk在1964年發行的專輯《Inside Dave Van Ronk》封面,後來也被改編為電影名稱《Inside Llewyn Davis》

 

  Dave Van Ronk在1950年代時,將一首戰前肯塔基礦工的女兒所唱的無伴奏民謠〈House of the Rising Sun〉拿來演出,他保留了大部份的歌詞和旋律,但加入了獨特的和弦進程,使這首哀傷的歌曲煥然一新。到後來1962年時,初試啼聲的Bob Dylan將Dave Van Ronk改寫的版本錄進首張同名專輯中,才讓這首歌再次被世人所知道。

 

  連Bob Dylan也為Dave Van Ronk抱不平。他形容Dave Van Ronk是他前往紐約後第一個遇見的精神導師,同時也是他音樂上的前輩,但Dave Van Ronk從來沒有得到應得的肯定。

 

 

  在Bob Dylan逐漸「電氣化」的那幾年在流行音樂上取得巨大的成功,Dave Van Ronk也曾試圖仿效他而組了一個樂團,但同樣的缺少運氣而未成功。往後的數十年,他仍不放棄的繼續寫作和錄製唱片,教吉他傳承經驗並且鼓勵後進的表演者。而不同於Bob Dylan,Dave Van Ronk從未背離自己所信奉的政治信仰,即便後來抗議歌曲已經不受格林威治村內的演出場館歡迎,但他仍無可救藥般地不斷唱著,直到2002年因癌症手術併發的心肺衰竭過世。

 

  Dave Van Ronk一生雖未大紅大紫,但他堅定的實現了自己年輕時所立下的志向直到終老:成為一個民謠歌手。正是因為堅持,我們才能夠聽見這個被時代低估的聲音。

 

 

 

圖片出處

WikipediaPinterestPop SpotsEsquire

 

你可能會喜歡

搖滾樂與世界:七O年代眾星雲集的慈善公益演唱會

傳說中,白人學不來的歌:〈The Click Song/Qongqothwane〉

解開牽繩:狄倫奏出狗狗的旋律

萬物都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契機:Leonard Co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