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唱片的溫度:音樂從來就不只有音樂這回事

音樂記錄著人生的每段時期,而唱片就像那張泛黃的照片。

 

文|Mumu Dylan

 

  進入21世紀,科技和網路持續的蓬勃發展,使得「數位音樂」開始在現代人的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數位音樂商店和線上串流音樂媒體也漸漸的被大眾所接受和習慣。而過去人們所經歷過的實體唱片,就像是一個個逐漸衰老的明星,已不再是音樂大家庭中的核心人物。

 

  在音樂產業近十年來的銷售產值上的停滯不前甚至衰退,實體唱片的銷售量在近十年來已經下跌超過75%,唱片行更被美國《ABC News》選為凋零最快的十大產業之一;而另一邊的數位音樂則是連年增長,根據美國告示牌統計,數位音樂佔了音樂銷售的48.6%,已經逐漸逼近實體唱片(包括黑膠、錄音帶、CD和DVD)的51.4%,數位音樂的前景一片光明。

 

還記得與喜歡的人一起聽音樂,那種臉紅心跳情懷的時光嗎?

 

  的確,數位音樂的傳遞方便又迅速,讓音樂能夠無遠弗屆的在世界每個角落被聆聽,讓樂迷能夠聽到更多更廣的類型和曲風,受到大眾的喜愛也是無可厚非的。當然不論是以數位或實體的形式發行,毋庸置疑的並不會影響音樂本身,但過於便利所帶來的後果,是我們需要去注意的。

 

  當汰新換舊的快速變成常態,數位音樂往往造成我們無法認真的欣賞整張專輯裡頭的音樂,更不會特別去注意創作者在作品中注入的巧思。而已經漸漸被拋棄的實體唱片,其實是另一個能夠讓你更貼近音樂和創作者的媒介。

 

聆聽黑膠唱片就好比神聖的儀式,讓我們靜下心來進入音樂的殿堂。(圖為電影《成名在望》)

 

  怎麼說呢?回想一下過去實體唱片盛行的年代,聆聽黑膠就好比神聖的儀式:從選購唱盤開始就有不同的驅動選擇,一直到唱臂、唱頭和唱針和機器之間的細微調整,再搭配合適的擴大機和音響設備後,接下來才能將自己喜愛的黑膠放上這個音樂祭壇,靜靜地沈浸在音樂殿堂裡。也因為這些行為雖然繁瑣需特地的去準備,但這讓「聽音樂」這個活動變成特別的娛樂活動,也是對音樂展現出尊重和敬意。

 

  實體唱片的包裝設計和專輯封面也經常與專輯本身息息相關。舉個例子來說,就像是逛唱片行的時候,有許多專輯沒有提供試聽,這時專輯外在的吸引力,有時會促使我們像是買樂透般的心情賭一把,運氣好的話就新發現了對味的音樂,那種中獎的心情是無法言喻的。加上專輯經過創作者的精巧設計,使得一張專輯不僅是透由音樂來吸引我們,而是蛻變為精美的藝術品,供人細細品味。

 

保羅・莫辛尼(Paul Mawhinney)是世界上最大的黑膠收藏家,受訪時曾感傷的說道:「根本沒人在乎⋯⋯黑膠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黑膠唱片時代的創作還有許多惡趣味或是詭異巧合,因為黑膠唱片除了可以正常播放之外,還可以「逆方向播放」(Backmasking),有時播放出來會像是歌曲中有人說出奇怪的話,或是變成另外一種驚悚的音樂。而數位音樂已經喪失掉了這些細節,當你在線上音樂平台購買或聆聽音樂時,只能看到死氣沈沈的專輯封面還有跑馬燈上僵硬字型的歌詞,無法真實的觸摸到專輯包裝、特殊設計過的內頁和那股已經漸漸遺忘的印刷味。

 

  專輯就好比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故事書,有著完整的脈絡和概念。在實體唱片的時代,我們可以從頭到尾欣賞這些精彩的故事和猜測創作者想傳達的理念。想聽某首歌曲時,將唱針小心翼翼精準的放上、亦或是用鉛筆轉著錄音帶,就像是翻著故事書裡最喜歡的章節閱讀。但CD和數位音樂提供給我們的隨機播放,就像是一本被撕爛的故事書毀了這一切。

 

有空經過唱片行,不妨進去挑幾張實體唱片回家仔細品嚐吧!

 

  幸好近年來實體唱片逐漸又開始受到搖滾樂和獨立音樂圈的重視,創作者除了發行CD和數位版本外,更會特別製作黑膠唱片和限量錄音帶。不過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數位音樂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畢竟它傳遞音樂的速度和便利性,都是實體唱片無法比擬的。

 

  也許哪天有空經過唱片行,不妨進去挑幾張實體唱片回家仔細品嚐,重回那段用心聆聽專輯並與好友分享的美好時光吧!

 

 

 

圖片出處

GDCM、、PinterestThe CulturistTOSMAG

你可能會喜歡

樂迷都該看的五部音樂紀錄片

是數據?還是預感?

鑽石、生薑和鼓,肩並肩直到2025年:The Unicorns

2015年的新潮流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