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層面一樣,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領域對女性依然潛藏著性別偏見。性別偏見不只對女性帶來負面影響,而是所有人,包括男性與那些不屬於二元分類的性別。
2022 年 6 月,《自然》(Nature)宣佈了新規定,要求發表在自然集團(Nature Portfolio)旗下期刊的論文,應解釋是否和如何在研究設計中考慮性與性別。如果研究未進行性與性別分析,作者必須闡明原因。假如研究未進行性與性別分析,作者必須闡明原因。這項規定將適用在任何有人類參與者的研究,以及其他關於脊椎動物和細胞實驗的研究。
奧克蘭大學資深研究員凱莉‧布羅斯(Kelly Burrowes)指出,當性與性別在科學研究中沒有得到充分與恰當的解釋時,就會危害到所有人,她說:「因此,就跟倫理審查(ethics approval)、臨床實驗登記或知情同意的聲明必須在相關地方取得證明一樣,對性與性別的考量也必須取得證明。」
但什麼是性與性別?雖然「性」和「性別」是兩個經常交替使用的詞,但它們不是同一件事。性指生物特性,包括基因與生殖器官;性別則受社會和文化影響,不一定與個體的生理性別一致。不過,性與性別都關係到我們的健康。
為《自然》期刊寫作的作者也需要在相關地方提供「依據性與性別分類的數據」,代表這些數據必須分開,而不是(通常情況下)把男性和女性的數據全部混在一起。這是消除男女差異的必要措施,鼓勵科學家在設計研究遵循性與性別平等的準則。
若欠缺考慮性與性別,將使所有人(無論男女)陷入險境,而這種現象存在於許多領域之中。例如在工程領域,汽車安全是依照一般男性的身體所設計,造成女性在車禍事故中受傷和死亡的風險更高;在臉部辨識技術方面,研究發現女性被分類在錯誤「性別」的比例高於男性(膚色深的人也有更高的錯誤率)。
醫學可說是受到影響最大的領域之一,其後果相當致命,因為在生物學和疾病方面,對性別差異的理解有限時將直接影響健康。生理性別讓我們更容易罹患某些疾病,使我們對內部因素(比如正在服用的藥物)或外部因素(比如壓力)做出不同的反應,甚至讓我們對疼痛有不同的感受。生理性別還影響我們對相同疾病的症狀表現方式,比如心臟病與中風。舉例來說,女性心臟病發作的症狀(如疲勞、呼吸短促和噁心)往往被貼上「非典型」標籤,進而導致更糟糕的治療與後果。
在醫學研究的各個階段都存在著嚴重的男性偏見。原因有很多:女性的生理特徵經常使事情複雜化是其中之一,因為女性的荷爾蒙每個月都有波動,而且終其一生如此。從歷史角度來看,另一個原因是保護主義。雖然這聽起來很難以置信,但卻是真的。從 1977 年到 1993 年,凡是「有生育潛力」的女性都被排除在臨床實驗之外,理由是保護「潛在未出生」的孩子。最重要的還是缺乏意識,以及一個錯誤的歷史假設:適用於男性的事情,當然也適用於女性。
醫學領域的性別偏見不僅危及女性健康,也危及到男性。例如女性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率為男性的四倍,由於男性在這個領域的篩查與診斷不足,使其在骨折後出現併發症或死亡的機率更高。COVID-19 病毒也被證明存在性別差異,男性更可能需要重症治療,死亡風險也更高。所以,是什麼潛在的性別差異造成了這種情況?是免疫系統嗎?是荷爾蒙差異嗎?很多問題至今仍是未知的。
我們必須承認性與性別的差異,而在醫學領域縮小差異的最主要阻礙,正是科學家對「性別差異存在」的事實缺乏意識,健康和生物學中的性與性別觀點必須納入醫學的方方面面——從健康研究到醫學教育,再到臨床實踐,這一切都需要政府、教育體制和產界的共同努力。
世界各地有越來越多倡議和研究機構成立,以解決關於性、性別和健康的問題,如同《自然》期刊所說的至理名言:「解釋性與性別,讓科學變得更好。」
原文出處:Conver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