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古代人類變得可以發出ㄈ的音了

古代人類從何時發出ㄈ的音呢?或許得歸咎於農業和軟的食物。 

 

  古代人類從何時發出ㄈ的音呢?或許得歸咎(或歸功)於農業和軟的食物。隨著農業的普及,我們的祖先開始大量食用加工食品,牙齒的磨損也隨之減少。這改變了顎骨的生長,牙齒從對切咬合(上下門牙對齊)變成過度咬合(上門牙前傾)。在數千年的時間內,輕微的過度咬合讓農耕文明的人類更容易發出像「f」和「v」這樣的唇齒音(labiodentals),為語言開創出新的世界。

 

  至少在4000年前,唇齒音的出現促進了歐洲和亞洲語言的多樣化;根據蘇黎世大學語言學家巴爾薩澤‧比克爾(Balthasar Bickel)的研究,飲食變化造就了語言變化,例如大約1500年前原始印歐語系的「父親」(patēr)被古英語的父親(faeder)所取代。未參與研究的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進化形態學家諾琳‧馮‧克拉蒙-陶巴德爾(Noreen Von Cramon-Taubadel)表示:「這篇論文顯示文化轉變能改變我們的生理結構,從而影響我們的語言。」

 

  比克爾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達米安‧布拉西(Damian Blasi)和史蒂芬‧莫蘭(Steven Moran)著手測試已故美國語言學家查理斯‧霍凱特(Charles Hockett)早年提出的推論。霍凱特在1985年指出,狩獵採集者的語言之所以缺少唇齒音,飲食很可能是一部分原因:由於需要撕扯咬食肉類、咀嚼富含纖維的食物,對生長中的顎骨產生作用力,並持續磨損臼齒。結果是下顎與臼齒變大突出,使得下顎往前移動,將上下排的牙齒對齊。對切咬合讓上顎很難再向前,從而難以碰到下唇,而下唇是發出唇齒音必備的條件。但其他語言學家拒絕承認這個推論,布拉西、莫蘭與研究同事也是「希望證明霍基特的推論錯誤」。

 

遠古時代女性的對切咬合(左圖);青銅時代男性輕微的過度咬合(右圖)。

 

  首先,六名研究者使用電腦模型比較,發現過度咬合發出唇齒音比對切咬合還要省力29%。接著,他們仔細研究了世界上的現存語言,發現當代狩獵採集時代的語言使用唇齒音的頻率,只有其他語言的四分之一。最後,他們研究了不同語言之間的關係,發現唇齒音能夠迅速傳播,因此在8000年前,隨著農業的普及與新的食品加工方法(例如將穀物磨成麵粉)出現,唇齒音從罕見變為普遍。

 

  比克爾認為,當越來越多的成年人過度咬合,自然開始無意識地更多使用「f」、「v」和「ㄈ」的音。他指出,在古印度和古羅馬,唇齒音可能具有地位的象徵,代表能享用易咀嚼的食物的有錢人。這些輔音也透過其他語言傳播;今天,它們出現在76%的印歐語系語言之中。

 

  新墨西哥大學名譽語言學家伊恩‧馬迪森(Ian Maddieson)無法確定研究者是否正確地記錄這些唇齒音,但他認為這項研究顯示,飲食等外部因素是可以改變發音方式。

 

  研究結果也表明,我們發出「ㄈ」的音是有代價的。當我們失去人類祖先的對切咬合時,莫蘭說:「雖然能發出新的聲音,但對我們來說可能不是很好。我們的下顎變得更短,更容易長出阻生智齒,牙齒空間更擠塞,當然還有蛀牙。」

 

 

原文出處:ScienceMag

 

你可能會喜歡

極度內向者的夜行生活

野蠻人喝啤酒:《釀‧啤酒》(Das Bier- Eine Geschichte von Hopfen und Malz)

「看」音樂:穿錯衣服,女樂手扣分

法蘭西斯‧麥克安德魯: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歡鬼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