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美國詩人、教育家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曾說:「音樂是人類的共通語言。」朗費羅在1835年提出的觀點促使人們不斷尋找背後的科學根據。因為如果能證明這個說法正確,那麼就表明人類擁有一種普遍的認知機制,可以解釋這種普遍性和全世界音樂的差異。
這種普遍的認知機制真的存在嗎?是否有任何研究發現它們的存在?1900年,心理學家卡爾‧斯頓普夫(Carl Stumpf)開展了一項研究,決定找出世界音樂的相似性。斯頓普夫在柏林看完泰國樂隊的演出後深受吸引,他驚訝地發現儘管泰國與歐洲的文化背景差異巨大,但兩者的音樂卻具有某種共同點。1933年左右,他的努力最終促成了柏林聲音檔案(Berlin Phonogram Archive)的建立。
然而,隨著納粹在德國興起這項計畫受到了阻礙,因為負責計畫的成員大多為猶太人,他們不得不逃離柏林,使得計畫被迫擱置。艾倫‧洛馬克斯(Alan Lomax)的「歌唱測量學」(Cantometrics)計畫是該領域的下一個焦點。歌唱測量學由洛馬克斯與其團隊開發,目的是尋找全世界民俗音樂與社會組織特質相關的元素。簡而言之,洛馬克斯的目標是找出歌曲的特定形式與日常生活互動之間的關係。
現在,該領域的最新研究《人類歌曲的普遍性與多樣性》(Universality and Diversity in Human Song)在《科學》期刊上發表。這項研究由撒母耳‧梅爾(Samuel A. Mehr)所領導,結合現代數據科學與音樂錄音和民族誌記錄,試圖找出歌曲背後是否存在共通的規律性。研究團隊開發名為「歌曲的自然史」(The Natural History of Song)的網路數據庫,蒐集來自世界各地的錄音與民族誌文字。他們在《科學》期刊的論文提到,音樂不僅具有普世性,而且在世界各地的類似情境下使用著類似的音樂。
他們從世界各地的人類文化中精心挑選出樣本,樣本裡包含民族誌對文化與歌曲背景的詳細描述,主要分析人聲演唱的音樂。他們使用貝葉斯理論的分析方法發現了三個主要面向:形式、刺激與宗教性,以此解釋背景差異。他們的分析還探究了四種歌曲類型——搖籃曲、舞曲、情歌和治療歌曲,並發現許多聲學規律的細節例證。
有些相似性很容易猜到:例如舞曲通常比搖籃曲的節奏還快;宗教治療歌曲比舞曲的旋律變化還少;情歌比搖籃曲的重音更多音域也更廣;治療歌曲比情歌使用更少但更密集的音符。在實驗中,這些原則能被西方聽眾輕易辨識,他們成功將錄音的歌曲分門別類。
有趣的是研究分析還顯示,文化內在的情境變化性,遠大於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這意味著全世界的人類都以相似的方式使用著相似的音樂。綜上所述,這項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全世界的音樂確實存在共同的基本原則,而基本原則能連結音樂風格至社會功能和情感反應,跨越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差異。
參考報導:Newscl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