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David Bowie也是網路先驅嗎?

David Bowie不僅是搖滾傳奇、藝術時尚指標或顛覆性別規範始祖,他也是網路先驅。 

 

文|Mumu Dylan

 

  作為搖滾傳奇、藝術和時尚指標,以及顛覆性別規範的始祖,大衛‧鮑伊(David Bowie)留下了種種令我們印象深刻和懷念的事蹟;但不只如此,他甚至還是揭開網路時代序幕的先驅。

 

  1998年夏天,大衛‧鮑伊推出自己的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ISP):「BowieNet」。它並不是設計用來與其他像AOL或Prodigy Online的大型網路服務供應商競爭,反倒是做了更有遠見的功能:以訂閱服務為基礎的入口網站,比起MySpace或Friendster這類的社群平台還更早,有點像是今日的官方粉絲團。他希望透由科技打造一個讓樂迷和音樂家之間連結的平台,這個概念即使拿到今天來看也毫不怪異。

 

  在那個年代,全世界的企業都還在努力瞭解新興的網路世界,包括網際網路的意義,以及究竟能帶來多少影響力。但當時的他卻這麼說:「假如我現在只有19歲,我會撇下音樂,然後徑直地向網路走去。」大衛‧鮑伊早已知道,一場改變世界的數位革命即將來臨。

 

1994年正在操作電腦的David Bowie。

 

  大衛‧鮑伊一直以來都關注著音樂和科技之間的相互影響,而1990年代中期網路使用情況的爆炸成長,為人類交流帶來嶄新的可能性。1996年,大衛‧鮑伊將新單曲〈Telling Lies〉獨家發行在官方網站供樂迷下載,他是第一個這麼做的主流音樂家,該曲最終超過了三十萬次的下載數。這個數字沒有很驚人?要知道當時人們每個月平均上網的時間是「三十分鐘」,而以當時的網路速度來說,單單下載這首新單曲可能就需要三十分鐘。

 

  隔年,大衛‧鮑伊安排了一項野心勃勃的「Cybercast」計畫,打算將波士頓的巡迴演出同步至網路實況轉播;雖然因為網路的連線限制,流量很快就爆滿不堪負荷,多數觀眾最後只能看到模糊的圖像或錯誤訊息,但仍堪稱音樂界的創舉。

 

  然而,大衛‧鮑伊的野心並沒有因此停歇。1997年至1998年間,他開始和網路互動娛樂先驅羅伯特‧古德爾(Robert Goodale)和羅恩‧羅伊(Ron Roy)合作,探索網際網路更深層次的可能性,作為與樂迷互動和發行音樂的媒介。其結果就是1998年9月1日正式上線的「BowieNet」,最初只有在北美地區上線,後來拓展至全球各地。

 

BowieNet的網站介面,看起來跟現今的網站差不多。

 

  全世界的樂迷只要透過網路,就能夠瀏覽大衛‧鮑伊的照片、影像和採訪,還有部落格、音樂生涯年表和新聞提要等資訊,大衛‧鮑伊也承諾未來將有更多獨家發佈的新歌和網路廣播;另外一件讓樂迷最心動的事情,那就是每個人都能擁有專屬的BowieNet電子信箱。網站也提供5MB容量的網路空間給使用者,鼓勵他們創建分享自己的網站,也有論壇討論和特定時段線上與大衛‧鮑伊本人聊天的功能。簡單來說,「BowieNet」實際上就是個以音樂為主軸的社群網站。

 

  2006年,「BowieNet」終止了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服務,因為科技已經更往前邁進了,但大衛‧鮑伊仍清楚知道網路媒介的影響力。2013年1月8日(大衛‧鮑伊生日),他毫無預警地將新單曲〈Where Are They Now〉發佈至官方網站,這首單曲預告了睽違十年的新專輯《The Next Day》問世,隨後便在全球119個國家的iTunes上架販售;沒有刻意宣傳和大動作的媒體記者會,只靠著新聞網站和社群媒體傳播,這個消息迅速傳遍全世界。

 

 

 

圖片出處

The GuardianMashableTech Insider

 

你可能會喜歡

從偏見到榮耀:搖滾讓刺青再度偉大

Nirvana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如何成為經典?

你想在自己的葬禮上播哪首歌?

一首爛熟情歌的形成:Christina Perri